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07月10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要闻 放大特色优势   强化集成创新 扎实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 乘“云”献良策  注入“政能量” 为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汇智聚力 普法宣传守护旅游季 各界速递

版面翻页
要闻
01

为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汇智聚力

——市政协各专委会召开“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专题协商座谈会记略

□ 本报记者 陈元洪 秦杰 程颖 程卓 李忆南 高吕艳杏

为进一步摸清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助力我市“十五五”规划编制更加科学、民主、务实,以“政协之为”服务“发展之要”,7月1日至4日,市政协各专委会相继召开“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专题协商座谈会。会上,市政协党组和主席班子成员、专委会负责人、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及相关单位负责人立足实际,深入探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径,为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汇智聚力。

牢牢抓住经济发展这个“牛鼻子”,才能在激烈竞争中抢占先机。市政协经济委的委员们在座谈中建议,“十五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争取更多国家实验室、国家级大科学装置等重大平台在渝落地;更加重视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的培育,加快全市产业机构优化升级。市政协委员、中电科芯片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晓亮建议,坚定不移地把发展壮大集成电路产业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方向,以特色工艺、化合物半导体、先进封装测试为主攻方向,以IDM(整合原件制造)为主要路径,由市政府牵线搭桥,统筹区域创新资源,策划打造集成电路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牵引更多创新型企业入驻,吸引高水平科技人才,支撑打造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会集体建议,将渝产高值珍稀濒危药材产业培育上升为全市战略,以标准引领、政策创新和产业聚焦“三箭齐发”,在3至5年内培育出冬虫夏草(繁育)、转化熊胆粉等百亿元级品种,带动中药产业突破千亿级规模,助力我市打造“西部中医药高地”。

便捷的交通是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近日,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正式开通运营,重庆中心城区至黔江区的时间大幅缩短,市政协委员,重庆铁路办事处党委书记、主任叶伟明建议,加快基础设施“硬联通”,强化制度与标准“软衔接”,以“小切口”撬动“大棋局”,畅通多式联运“中间一公里”。“交通兴,百业旺。”市政协委员、拓土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坤建议,聚焦打造渝东南武陵山水绿色工业示范带,推动产业资源要素向高铁沿线及高铁站点的布局,做好高铁站点周边国土空间规划,重点向新能源、新型材料、食品加工品等产业布局。

重庆承载着超过3000年的建城史,是巴渝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理清底层逻辑,在‘精’字上做文章。”市政协委员、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孟小军说,“具体而言,就是要精准重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定位,精选适配重庆实际的发展路径,同时技术要精尖、政策要精准、传播要精彩,才能彰显重庆文化事业和产业的活力。”市政协委员、重庆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刘晋多次前往我市有关文化企业、园区、基地调研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他建议,将重庆广播电视新发射塔、超高清频道建设纳入我市“十五五”规划,同时抢抓网络视频和科技影视“新风口”。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聚焦城乡统筹发展,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张永才认为,要强化“小县大城”“强镇带村”模式,提升县城和中心镇的承载力,构建“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乡村”四级联动的城镇化体系,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向乡村延伸,完善城乡物流配送网络;推动市政公用设施向城郊乡村和规模较大中心镇延伸;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共享,逐步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市政协委员、璧山区统计局局长杨俊结合一线调研,对义务教育有着深入的思考。他建议,扩大义务教育覆盖面,减少“小升初”衔接障碍,提升教育稳定性,实行形式多样化的延长义务教育机制,构建“普职融合、因材施教”的教育体系,并探索编程等数字素养课程纳入义务教育,逐步构建“小学启蒙—中学深化—大学专精”的阶梯式培养体系。市政协委员、团市委副书记张珂认为,应深化新重庆引才计划优秀青年专项,加快出台《重庆市青年创业促进条例》,借鉴上海“国际教育骨干库”模式,构建以创新价值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市政协委员、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苏静建议,积极应对人口发展趋势,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实施高质量参保行动,健全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参保政策,提升群众获得感。

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站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起点上,重庆如何推动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主席(副会长)黄昕建议,迭代升级“百团千企”国际市场开拓计划,助力企业拓市场,通过产供链跨境协同、“品牌出海”等方式助力企业稳订单,同时打造数字化赋能的外贸服务平台,推行外贸综合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建立企业海外投资贸易风险防范机制,持续完善支持民企“走出去”的服务体系。长期关注侨资侨企在渝发展的市政协委员、重庆华商会会长、重庆闳元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仁波提出,结合重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搭建针对国际消费领域的侨商对接平台,形成高端商贸、特色文旅等重点招商项目清单,定期举办侨商对接活动,精准吸引侨商参与。同时,进一步优化育才留才用才政策环境,完善人才服务与保障,进一步汇聚侨资侨智助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

一场场座谈会,委员专家们从产业发展到交通建设、从文化繁荣到乡村振兴、从民生保障到对外开放,不断碰撞思想火花,一个个观点都凝聚着对巴渝大地的热爱与期望,每一条建议都饱含着对未来发展的责任与担当,力争为重庆“十五五”规划编制找到更多“金钥匙”,开出更多“金方子”,以高质量建言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