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当 “红娘” 发展“加速跑”
——忠县政协开展“助企入忠·委员行动”记略
7月14日,忠县政协召开委员企业家座谈会,向与会委员企业家通报该县招商引资推进会相关情况。引人注目的是,国澳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套电池PACK与易美服饰年产300万件(套)服装两大项目,均由忠县政协委员、广东忠县商会常务副会长李永胜牵线引入。
政协委员当“红娘”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这并非孤例。近年来,忠县政协深入开展“助企入忠·委员行动”,充分发挥委员优势作用,推进“筑巢”“引凤”“孵化”三链协同,累计助力引资105亿元,推动42个重大项目落地生根,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筑巢 异地商会架起乡情桥
此前,忠县政协一份调研报告显示:30余万忠县人散落在全国打拼,其中超3万人成功创业,却未能聚成助力忠县发展星河。与此同时,传统招商模式如同大海捞针,难以精准触达这些潜在资源。
筑巢方能引凤。去年深秋,忠县政协主席袁德祥前往四川成都,见证成都市忠县商会诞生。“期盼诸位以乡情为纽带,做反哺桑梓的典范!”他号召在场忠县籍企业家以人脉与资源为家乡引资引智。
随后,政协之力迅速转化为行动网络。从广东到新疆,一个个异地商会先后建立,串联起近2000名忠县籍企业家。这些商会不仅是游子的“家”,更成为忠县招商前哨——提供市场信息、解读政策法规、对接政企需求。依托这张乡情网络,忠县政协累计开展招商考察45批次,捕获有效项目线索36条。2023年首届忠商大会以来,忠县先后聘任17名“招商大使”,让天南海北的忠商成为家乡发展的代言人。
引凤 精准服务暖了归雁心
商会搭台仅是序幕,如何让金凤还巢?忠县政协打出“服务牌”,用好用活“走宣解”“四定八帮”服务机制:政协两级班子走访企业700余家次,直面“水电气”、市场开拓等痛点,助力解决75件难题。
在重庆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现场,政协的“预期引导”战略显效:委员们化身政策宣传员,传递政府助企决心,推动项目半年开工、一年投产,如今其产品已占据川渝市场半壁江山。在重庆聚薪桥隧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一场股东纠纷曾令生产几近停摆,忠县政协帮联领导迅速组织司法、公安等部门现场办公,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让企业重归正轨。面对喷漆工艺的环保困局,忠县政协协调环保部门指导整改,更前瞻性建议企业迁入工业园区,彻底消除后顾之忧。万和医药的门店扩张需求同样获得响应,忠县政协第一时间组织服务专班发动多方力量筛选房源,商务、住建部门主动优化外场活动审批流程,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
孵化 以商招商延展产业林
当企业落地生根,“孵化”模式开启链式反应。
福航昇(重庆)柑橘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官国鑫在签约仪式上感慨:“忠县柑橘产业根基深厚,这里营商环境让我们安心!”该公司投资的3万吨橙汁加工项目,正补强忠县“柑橘之城”产业链关键一环。
而在新能源赛道,国澳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鹏的布局更具雄心。该公司年产200万套电池PACK项目开工在即,他承诺将带动产业链伙伴来忠县,共建智能制造与新能源基地。
“乡情反哺振兴乡村,资本活水更润泽乡野。”忠县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委员企业家深度参与“万企兴万村”,累计培育新型农业主体40家,引入林下中药材等26个特色项目。其中,协调资金2600万元与消费帮扶3000余万元,精准滴灌627户脱贫家庭;成都荣发富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的7000吨竹笋采购协议,让山货飞出忠县大山……“‘委员搭桥—游子回归—产业成链’的发展路径已然清晰。”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