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07月1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理论·公益 探索“四个协同”路径 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范例 厚植为民情怀 践行为民初心

版面翻页
理论·公益
03

探索“四个协同”路径 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范例

□ 作者 程途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中的重点环节,已成为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品牌和展示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窗口。重庆作为全国唯一辖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直辖市,如何抓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以下简称“示范创建”)、深入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对此,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政协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和思考。

推动统筹创建与思想共识协同 ,构建示范创建工作“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要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示范创建的根本遵循,推动在示范创建中作出新成效。一是抓好统筹引领协同。把握示范创建工作定位、全局性、统筹性、标志性,坚持规划引领,把示范创建纳入经济社会规划,制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专项规划,进一步完善示范区县示范单位测评体系和考核办法,统筹构建示范创建市域“一盘棋”。二是抓好创建共识协同。将民族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落实示范创建工作“一把手”责任,构建党委统揽全局、部门协同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三是抓好宣传教育协同。突出实体宣传阵地建设,打造实体化主题文化公园、宣传广场、示范长廊,创新宣传方式、活化宣传载体、延伸宣传链条,做到“抬头可见、随手可学、处处可感”,形成“全景式”宣传教育格局。

推动统筹创建与发展共享协同,画大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要把示范创建作为落实“六区一高地”战略部署的重要实践路径,把渝东南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放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全局中去谋划和实践。一是抓好发展机制协同。紧扣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推动“六区一高地”建设,完善跨地区、跨部门民族团结进步联创共建机制,深化市域一体化发展、对口帮扶、东西部协作,支持渝东南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布局,推动民族地区由“围绕发展”向“融合发展”提升。二是抓好产业发展协同。依托“一县一策、一乡一业、一村一特”发展模式,通过注入政策、资金、项目等,设立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基金,带动渝东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补齐发展短板,让各族干部群众在共创共建共享中提升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三是抓好财政扶持协同。强化专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差异性支持政策,做大民族地区发展资金盘子,设立示范创建资金,确保示范创建工作质效。探索财政资金撬动金融帮扶新模式,形成“资金扶持—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的良性循环,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民族地区协同发展的典型案例。

推动统筹创建与文化共融协同,扩大民族团结文化“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往交流交融,是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由之路。要发挥市级牵头部门联合联动作用,把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作为推动民族团结、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是建好“创建+文化”共融机制。健全示范创建制度设计、载体创新、资源整合、评估机制,加强学习互鉴,推动示范创建与文化共融的协同。二是打造文化共融品牌矩阵。结合渝东南区县民族结构和6个区县所辖14个民族乡特点,挖掘和保护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办好一批市级民族传统节日活动,迭代升级“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秀山花灯文化艺术节”等文化品牌,推动文化共融与示范创建的深度协同。三是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协同。以渝东南民族地区为重点,突出“非遗活化、业态创新、区域协同”,深入推动“非遗+旅游”“文旅+农业”“文旅+康养”等产业融合与业态创新,推动文化IP赋能旅游升级,支持渝东南区县共建全国文旅融合示范样板,深化打造世界级文旅项目和景区、特色文旅村镇文旅产品供给,推动示范创建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

推动统筹创建与品牌共塑协同,打造品牌示范引领“升级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要着力突出市级层面统筹,选树典型、打造品牌、创新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一是迭代升级市级示范创建工作品牌。系统化推动“渝见石榴红”民族工作品牌建设,培育孵化一批“渝见石榴红+”区域联动工作品牌,真正把“渝见石榴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民族工作品牌。二是系统打造示范创建工作实践品牌。对标示范创建测评指标,强化创建实践品牌建设,精心打造一批示范长廊、示范公园、示范街区、示范学校,形成一批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创新示范点,推动示范创建持久纵深发展。三是精心选塑创建工作示范典型。全方位挖掘、培育、选树一批典型案例、人物事迹,将示范典型转化为民族团结进步的“活教材”,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全国范例。

(作者系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