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07月1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视野 吹响时代号角的青春壮歌 蝉鸣里的山城夏章 陪母亲散步 图片 风过楠木林 龙山北站

版面翻页
视野
04

风过楠木林

□ 作者 徐光惠

我出生在一个叫望乡台的地方,与高坪镇相邻。母亲说,若要去高坪,得翻好几座大山,转好多个弯。

高坪因地处高坡,坡上连缀成片的平坝而得名,自古地势偏远、交通闭塞。自唐宋兴起的古小川东道遗迹,历史绵长,民风淳朴。

楠木林坐落在大足区高坪镇与安岳县双龙街乡交界处,生长着3000余亩国家二级保护濒危植物——野生金丝楠木。这里树龄超200年的古木众多,单株高达30余米;百年以上的楠木更达2万余棵。楠木叶终年葱茏,材质坚硬耐腐蚀、不易变形开裂,更自带特殊芳香,备受世人青睐。

远远望去,楠木林隐于群山沟壑间,绵延起伏,满目苍翠。一条青石小路静静蜿蜒,伸向密林深处。楠木或如卫士般笔直挺立,枝叶繁茂遮天蔽日——我仰头望去,草帽竟被枝叶勾落,掉在地上。

这些楠木,或扎根嶙峋岩石缝隙,或根系盘绕石缝生长,枝叶交错成网,将天空织成一片浓荫。林中清幽宜人,是天然避暑胜地、生态休闲佳境,更成川渝界上一道靓丽风景,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阳光穿透叶隙洒下,鸟儿“唧唧啾啾”穿梭其间,忽从这棵树跃至那棵,又“倏”地振翅入空,不见了踪影。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淡淡楠木清香漫溢,令人沉醉不愿归。

林子里裸露的巨石形态各异,生动有趣。一块长约50米的巨石静卧林中,轮廓竟与宝顶石刻的“卧佛”有几分相似,令人称奇。更有几棵倒伏的楠木,根系仍紧攥薄土,树干上细小的新枝倔强抽芽,迸发着蓬勃的生命力。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翻过一道道山梁,踏上一条条小道,行至小川东道的起点——高坪,尘封的历史画卷渐次展开,数百年川渝文化的变迁在眼前流淌。

小川东道,又称川东古驿道,是古代川渝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军事商旅要道,更是昌州地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这条全长400余公里的成渝近道,从成都经安岳、大足直抵重庆中心城区,曾是连接川渝的“血脉”。

古道隐于深山,山间茅草萋萋、湿滑难行。沿古人足迹,我小心翼翼攀上一级级陡峭石梯,拨开荆棘杂草,踩过满地黄叶,走过冠顶坡、百步梯、覃敷碑、三圣庙、断崖古道……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褶皱里。

石梯蜿蜒盘旋,越往上越陡峭狭窄,部分地方被踩出深坑;两侧岩壁如刀削般。横跨农田的九磴桥仍保留原貌:九个桥墩、八块石板,历经数百年人马踩踏,依旧坚固如初。

侧耳聆听,山谷间似有“叮叮当当”的凿石声、古道上“哒哒”的马蹄声、挑夫的吆喝声与往来脚步声交织,仿佛在诉说当年惊心动魄的故事、悲欢离合的沧桑。

蓦然回望,时光流转,古道静卧群山沟壑间。每一块石碑、每一级石梯,甚至每一缕风、每一粒尘,都浸着历史的余温,从未消逝。

楠木于四五月开花,是独特的蜜源植物。花开时节,芬芳四溢,酿出的楠蜜甜而不腻、沁人心脾。楠木林山脚下的冒咕村,民宿与青山农田相映成趣,宛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在这里,或散步山林、围炉煮茶,或看书写字、棋牌娱乐,亦可采摘果蔬、临溪垂钓,尝一口原汁原味的农家菜,饮一杯醇香的包谷酒,自是满足。

伴着青山绿水,看蜂飞蝶舞、听鸟鸣虫吟;夜晚仰望繁星点点,枕着淙淙溪声入眠——这不正是人人追寻的诗与远方?

楠木于贫瘠之地深深扎根,开花结果、生生不息,默默滋养着脚下沃土,恰似淳朴的乡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世代代守护这片土地。

如今,昔日偏远闭塞的乡村正经历美丽蜕变: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与希望,绘就文明祥和的乡村人居新景。一条条“四好农村路”通村达户,新建农房鳞次栉比;环境美了、河水清了,农产品销路畅了,蜂蜜与文旅产业火了,人气旺了、村民富了。漂泊在外的游子纷纷返乡创业,当起了“新农人”。

轻抚楠木,金丝般的纹理在光下流转;闭眼细嗅,清香盈鼻,仿佛听见楠木花开的声音,金黄透亮的楠蜜似在心头流淌。

楠木滴翠,青山如黛。高坪乡村美如画,村民们的日子甜如蜜。

来高坪走走吧——在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记忆、记得住乡愁。一幅产业兴、村庄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于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徐徐铺展。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