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区政协开展主席会议视察
探访智慧工厂 共议技改新篇
本报讯 (通讯员 张若澜 记者 程颖)工业是南川发展的基石。为助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南川区政协对该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智慧工厂建设情况开展主席会议视察。
走进位于南川工业园区龙岩组团的重庆恒亚铝业有限公司,视察组被该公司引进的一台具备国际顶尖水平的全自动折弯设备所吸引。该设备经过编程后实现自动生产,生产效率相当于3台传统设备。来到重庆海塑南邦铝业有限公司铝业车间,视察组看见,一块块经过处理的铝材像“挂面”一样,从立式喷涂生产线上游被挂起,通过自动喷涂、烘干等程序后,在下游直接包装成品。视察组对两家企业大力实施技术改造的举措点赞不已。
视察组进一步了解到,今年以来,南川区共储备企业技改项目45个、实施37个,完成技改投资11.5亿元,推动11家企业完成两化融合贯标认证、8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建成10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但在这过程中,部分企业主动技改意愿不强。针对这些挑战,企业代表和委员们踊跃建言——
加贝食品(重庆)有限公司总经理贺族刚希望,在技改期间能有更多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加大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为打造智慧工厂按下“快进键”。“企业技改提能不仅需要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重庆源阔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意接过话头,建议强化企业转型技术和人才支撑,通过组建“高校院所+服务商+区内企业”技改联盟,精准匹配人才技术供给与需求,打通企业转型的“最后一公里”。
企业技术改造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路径。张尧委员呼吁完善工业企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阶梯式转型机制,对中小微企业,优先解决自动化问题;对规上企业,大力推广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等工业软件,实现从“广覆盖”向“深挖潜”转变。周波委员建议,聚焦特色产业培育智慧生态,围绕铝加工、中医药、文旅装备等领域培育智慧产业生态圈,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智慧产业共同体”。
“建议组织企业走出去,参观学习先进地区数字化和智慧化改造成功的企业”“深化落实‘三服务’机制,落细优化营商环境”……会上,委员们畅所欲言,一条条赋能“智改数转”的妙计良策不断涌现。
听取委员和企业代表意见后,南川区经济信息委有关负责人现场回复,将进一步用好用活技改扶持政策,全力提速技改项目建设进度,激发企业技改动力。南川区政府、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也先后回应表示,要切实将企业需求与部门职责精准对接,加大统筹配合,助推全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蓄势聚能。
“推动工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是核心引擎。”南川区政协主席毛朝银希望各部门主动强化引导,激发企业转型内生动力,助推企业在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路上走深向实;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依托产学研平台集聚专业人才;持续优化服务保障,深化政策研究,加强资金支持,为企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为奋力谱写南川工业壮丽篇章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