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政协十四载爱心接力
暖心护航成长路
□ 作者 杨玲 秦华兵 本报记者 程卓
“愿你们志存高远、锐意进取、心怀感恩,做信念坚定的‘追光者’,做敢为人先的‘实干者’,做爱心接力的‘传承者’……”8月13日,渝中区政协民宗海联委联合七星岗街道联络委举办2025年度政协委员爱心助学座谈会,8名品学兼优却家境困难的学生接到政协送出的新学期关爱礼包。
座谈会上,政协委员代表与受助学生围坐恳谈,共话未来。就业前景是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邓辉委员结合数字经济前沿趋势与创业经验勉励学生:“兴趣是指路明灯,目标是行动指南。在快速变革的时代,既要练就扎实的专业硬本领,更要培养捕捉机遇、快速适应的软实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
当学生们分享其参与社区治理、关爱老人等志愿服务的经历时,唐昱州委员深受触动。“志愿服务播下的不仅是爱心,更是责任与担当的种子。”他期盼学生们珍藏这份温暖,未来无论身处何岗,都能成为公益火种的传递者,让善意薪火相传。
据悉,渝中区政协这场始于2011年的“爱心助学”接力,历经十四载实践探索,已从初期侧重解决学费的“雪中送炭”,变为集“经济帮扶、思想引导、成长指导”于一体的“全链条”护航体系。从解困救急到全程赋能,渝中区政协“爱心助学”完成了温暖迭代,也成为区政协倾情履职、服务民生的生动注脚。
多年来,委员们不仅提供稳定的物质支持,更通过定期回访、学业辅导、实习推荐、职业规划讲座、心理疏导等多种形式,深度介入学子成长关键期。这种“扶困”更“扶志”、“助学”更“助成才”的模式,为学子织就全方位、长效化的支持网络,助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均衡发展。
渝中区政协副主席冉涛表示,区政协将持续深耕这一品牌,探索引入更多社会资源、搭建更广实践平台,完善跟踪评估机制,不断丰富帮扶内涵、拓展帮扶形式,为渝中学子成长成才注入更强劲、更持久的政协力量。
录入:沈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