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县政协聚焦森林防火与乡村产业发展痛点
精准建言带旺“凉经济”
8月28日,海拔1500米的奉节县兴隆镇,微风习习凉爽怡人。“高山人家”民宿的老板陈敏正忙着准备几桌饭菜,等待森林徒步的客人回来品尝。“去年夏天我们接待了200多拨客人,今年订单又多了三成,这几天还不断有人来,怎么也能增收5万块钱吧。”陈敏乐呵呵地说。
其实,高山游受到欢迎,与奉节县政协聚焦“森林防火与凉经济协同发展”,以精准建言解难题的履职实践息息相关。
兴隆旅游环线作为奉节县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的核心区域,也是周边市民纳凉避暑的一大目的地。然而,该县政协委员张洪前在调研中发现,此前,高温季森林防火采取的管控模式导致大坪森林公园等核心景区封闭,年均劝返游客2万余人次,区域内50余家农家乐、周边摊贩生意均受影响。更棘手的是,部分游客转向未封控林区,反而增加了火源管控难度。
“不能让‘避暑胜地’变成‘进不去的禁区’,更不能因‘护林’而落下了‘富民’。”张洪前随即将调研情况上报给县政协。奉节县政协迅速组织林业、应急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兴隆镇,走访农家乐经营者、护林员、游客,召开座谈会3场,收集意见建议18条,最终形成社情民意信息《关于“疏”“堵”结合统筹做好兴隆旅游环线森林防火管控与旅游发展的建议》。
奉节县政协也给出了“疏堵结合”的改进思路:科学优化防火卡口;整合乡镇、林业、应急等力量,组建专业防火队伍;强化卡口服务管理,实行火源隔离、人员登记承诺制;精细划片分区管理,敏感区严控、旅游区保障服务……该建议得到县委主要领导重视,交办给县林业局等有关部门逐条研究落实。
在建议落地过程中,奉节县政协还组织专班定期开展专题对接,先后两次组织政协委员开展跟踪督办调研,并在调研中又提出“以技防补人防短板”等建议,帮助部门明晰路径,最终推动探索出“技防+人防”融合管控模式。
此后,兴隆旅游度假区重点林区运行60套电子围栏,通过4G智能抓拍终端精准区分“正常游客”与“违规入林人员”,10秒内触发5G预警,将预警信息推送给附近护林员和涉事人员。同时,在猫儿梁监测点的双光谱云台摄像头构建“空中天眼”,1分钟内精准定位火点;整合气象、地理、可燃物数据搭建的林火蔓延模型,实现“预警—响应”分钟级处置。
奉节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监测预警系统累计向8万余人次推送预警普法短信,游客主动放弃违规行为的比例显著上升,依靠“空天地”立体监测网高效护林,火情预警准确率超77%,火情处置全流程大幅压缩。更为可喜的是,随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双向共赢”,今年以来,高山旅游接待游客40万人次,带动相关产业增收1.2亿元。
奉节县政协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聚焦兴隆旅游环线管控优化等重点工作,积极建言献策,跟踪落实成效,为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目标贡献更多政协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