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09月18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要闻 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以文润城绘新篇 推动特色农业做优做强 贯彻科普法 科学进万家 各界速递

版面翻页
要闻
01

推动特色农业做优做强

□ 本报记者 秦杰

《重庆市“奉节脐橙”品牌提升十条政策措施(2025—2027年)》出台,“奉节脐橙”提级为市级区域公用品牌;重庆·武隆“中国火锅苕粉之乡”新闻发布会透露,武隆苕粉已覆盖全国80%的重庆火锅店,产品出口16个国家和地区;巴渝“土特产”评选正火热进行……今年8月,重庆特色农业的破圈行动不断,让市政协委员们倍感振奋。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推动重庆特色农业持续做优做强?近日,部分市政协委员结合前期调研,从科技赋能、品牌建设、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建议。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江津‘太阳橙’的蝶变就是最好的证明。”市政协委员,市农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文明维以重庆市江津区环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太阳橙”基地为例,阐述了科技赋能的显著成效。该基地在市农科院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持下,综合应用“废弃物发酵利用”“病虫害弥雾防控”“柑橘避雨栽培”等先进农机农艺技术,让卡拉卡拉红肉脐橙实现了量质双升:亩产从0.5吨增长到1.5吨,糖度从10%增加到12%,售价更是从每斤3元跃升至30元,成为重庆连续3年获得有机认证的脐橙产品。

“要筑牢特色农业的品质根基,需持续强化科技赋能。”文明维建议,依托市农科院等科研力量,推广晚熟、功能型特色品种选育;布局物联网监测、水肥一体化、无人机巡检等智慧农业技术,建立“科研单位+基地+农户”三级支撑体系;通过产后智能分选提升附加值,实现“科技赋能+品质升级”双突破。

“万州区现有玫瑰香橙种植面积15万亩,产量20万吨,产值9.4亿元,不仅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还通过精深加工项目的落地投产,填补了深加工空白。万州玫瑰香橙NFC汁在展销会上受到国外经销商青睐,签订意向订单超千万元。”市政协委员、万州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张菡认为,产业链条协同升级十分重要,建议继续全面提升特色农产品品质,对主导品种分别制定市级地方标准,建立核心示范片和订单生产基地,带动果农进行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优质果率;持续扩大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规模和认证范围。同时,坚持积聚发展,抓实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条;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强化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环节建设。

市政协委员、大足区农业农村委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黄德利以大足黑山羊产业为例,分析了其发展亮点与痛点。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大足黑山羊在地方政府支持下,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农户增收,品牌建设也初见成效,但精深加工仍是短板,目前仍以活羊销售和鲜肉消费为主,附加值高的产品开发不足。“这启示我们,延伸产业链是提升产业价值的关键,要突破精深加工瓶颈,开发多元化、高附加值产品。”黄德利说。

市政协委员、重庆大师傅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技术总监任世兵认为,品牌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涪陵榨菜世界闻名,是重庆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任世兵说,近年来,他带领公司团队研发融合“涪陵榨菜+”烘焙食品,助力涪陵榨菜产业延伸,并创新烘焙中式糕点,如榨菜月饼、榨菜酥、榨菜鲜肉粽,投放市场获得好评与畅销。他建议,进一步扩大我市特色农产品影响力,要打造“一城·一品牌”,以城市名片带动特色农产品,如“涪陵—榨菜”“南川—方竹笋”,并围绕特色产品做深做宽。

录入:沈思明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