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青山
城口县政协聚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言
城口县山多地少,林业资源丰富,如何唤醒这片“沉睡”的青山,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一直是该县政协关注的重点。近日,城口县政协召开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试点工作情况通报,为改革再提速、再突破集智聚力。
在此次常委会会议召开前,城口县政协已将助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列为年度履职重点,创新采用“一线工作法”,组织政协委员分赴修齐、河鱼、治平等乡镇村社开展调研10余次。
委员们翻山越岭走访林农家庭,走进林业企业察看经营实况,与乡镇干部和林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座谈交流,累计收集基层诉求和意见建议20余条。委员们梳理形成的“强化科技赋能,加强林下种养业技术指导和培训”“开展林地资源复合利用,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旅游”等多条建议,被城口县委、县政府采纳并转化为具体政策,为改革试点的推进提供了坚实助力。
“过去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现在林权证就是我们的‘绿色存折’。”作为全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试点区县,城口县通过推动林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率先颁发重庆市首张林地经营权证和林业经营收益权证,盘活了80余万亩集体林地,带动2万余户林农每年户均增收1万元。河鱼乡两扇门村村民老李对这个让全村成为收益主体的改革由衷点赞。
但改革中仍有不少瓶颈亟待突破。围绕如何破解难题、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迈进,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改革越往深走,越需要政策‘撑腰’。”城口县政协常委曾纪林建议,林业部门牵头向上对接,争取国家和市级层面在林权抵押贷款、森林碳汇交易等领域的试点授权,为城口林权制度改革争取更多政策红利。“光有政策还不够,协同发力是关键。”陈宏委员补充建议,要进一步健全跨部门协同机制,把林长制的统领作用用足,压实镇村两级管护和发展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吴诗恒委员则从生态价值转化角度提出:“继续深化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探索,让‘好生态’有明确的‘价’,推动生态资源向资产、资本转化。”
委员们的建言得到城口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的积极回应:“将对所有建议逐条梳理、认真研究,尽快拿出具体落实方案,把委员智慧转化为推动改革的实际行动。”
城口县政协主席何国兵表示,县政协将继续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聚焦改革难点、堵点,建真言、谋良策,助力城口在建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让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愿景早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