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10月16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区县 绘就多彩“丰”景 打通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图片新闻 共商银发新赛道 培育经济新动能 架起民心桥 实现电梯梦 垫江:搭台协商助解饮水难题 涪陵:关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潼南:开展校园食品安全调研 云阳:支招构建“三位一体”为农服务体系

版面翻页
区县
02

南川区政协委员助力农业发展

绘就多彩“丰”景

□ 作者 谢远琴

收割机在南川区石溪镇金黄稻田里穿梭忙碌。 罗川 摄

金秋的南川,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红色的番茄、金色的稻谷、白色的玉米、绿色的脆李……每一抹亮色里都藏着南川区政协委员扎根田间,助力农业发展的身影。

挂满枝头的番茄“红”

“今年番茄产量高了三成,收购价稳中有升,多亏冯主任。”南川区大有镇水源村种植户李大明捧着番茄满是喜悦。他口中的冯主任,是全国劳动模范、南川区政协选派到水源村的“名誉村主任”冯秋容。

冯秋容自2013年以来一直从事蔬菜种植,积累了丰富的蔬菜种植经验,是当地有名的蔬菜专家,也是一名富有情怀的政协委员。为了帮村民把“钱袋子”鼓起来,他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白天钻进大棚查看番茄长势,晚上召集农户开培训会讲解种植技术。他还无偿向周边群众传授育苗、嫁接、疏花疏果、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经验。

“今年以来,我为来自四川、贵州等地的200余名学员开展免费培训,学员返乡发展番茄种植基地300余亩……”冯秋容说,他还计划2026年在德隆镇新建基地100亩,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翻滚起伏的稻浪“金”

“今年的稻子穗大粒满,按现在的收购价,一亩地能多赚不少。”在石溪镇盐井村,望着收割后的稻田,南川区政协委员骆教格外开心。

盐井村土质肥沃,有种植稻谷的传统,“盐井梯田”更是享誉周边。但过去因缺乏科学管理、没有专属品牌,群众收益一直不高。骆教担任该村“名誉村主任”后,工作目标明确,就是要将盐井大米做强做优。

在品质监管上,骆教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签订种销协议,规范杀虫、施肥各环节,保证绿色食品品质;在品牌包装上,设计包装、注册“我优”“晟蕤”等商标;在宣传推广上,组织参与“南川好物”展销,引导电商直播造势……

今年秋收,骆教邀请媒体、网络达人开展“稻田直播”,单日线上订单超700单,销售额超10万元。截至目前,盐井村已发展水稻种植1800余亩,惠及农户120余户,全年用工1000余人次,预计总产48万公斤,销售额破500万元。

颗粒饱满的玉米“白”

金山镇玉泉村农户过去大多种植传统玉米,不仅产量低、市场竞争力弱,土地还因收益差出现撂荒现象。2022年,刘练作为南川区政协首批“名誉村主任”被派驻玉泉村。看着闲置的土地和农户焦急的神情,她当即决定从破局糯玉米产业入手。

为让农户放心种,刘练专门引进优质糯玉米种子免费发放,还与农户签下保价收购协议,打消大家“种得出、卖不掉”的顾虑。为让玉米卖得好,她牵头创立“金佛山糯玉米”品牌,给村里的玉米贴上地域特色标签,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

“现在糯玉米种植已经从玉泉村1000亩辐射至周边11个乡镇8000亩,还带动周边区县发展种植基地10000亩。”刘练自豪地说,“今年,金佛山糯玉米网络销售有望突破5000万元。玉泉村有68户村民参与种植,户均增收1至2万元,带动就近就业300余人。”

压弯树梢的脆李“绿”

“今年我家5亩脆李收了1万斤,卖了10万元,比去年多赚2万多元!”兴隆镇果农刘天富笑得合不拢嘴,“这都是陈委员帮我们找对了路子。”兴隆镇虽早有种李习惯,但李子品质参差不齐,缺乏市场竞争优势。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南川区政协委员陈名岳下定决心帮村民破解困境。

他牵头引进晚熟脆李新品种,邀请果树专家到田间地头为农户传授种植技术,规范种植流程。为打开销路,他又琢磨出办法:组织“脆李采摘进园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采摘乐趣;搭建线上销售平台,协调快递公司开通“脆李专线”,确保鲜果48小时内送抵消费者手中。如今,兴隆镇晚熟脆李种植面积达50余亩,总产量12万公斤,销售额突破120万元。

在这幅“丰”景图里,委员们用实干实效描绘出绚丽色彩,展现出担当作为的履职风采。南川区政协主席毛朝银表示,区政协将深化“名誉村主任”履职实践,发动委员积极参与“委员携手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努力为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录入:沈思明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