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临空经济新动力
“两室一厅”且设施配备齐全的母婴室、约5000个车位的停车场且拥有智能读取车牌放行系统、反向寻车系统、免税商店、机器人商店方便购物休闲……8月29日早上6:00,重庆机场T3A航站楼和第三跑道正式投用,众多人性化、智能化的设施和服务更显国际机场形象。
“抓住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迈入三跑道时代的契机,加快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步伐,既有利于整合各类平台优势发挥集聚效应,也有利于带动渝北区乃至周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市政协委员、民进渝北区工委主委马成全建议,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打造成为重庆发展的新动力。
在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期间,马成全提出提案《关于丰富机场业态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建议》,建议由重庆机场集团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文化委等部门配合,进一步优化航站楼业态布局,丰富机场业态,并抓住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迈入三跑道时代的契机,大力推动临空经济发展,提升机场竞争力。
2016年10 月,重庆获批成为首批两个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之一,其规划面积为147.48平方公里,全域在渝北辖区和两江新区规划区范围内,涵盖了江北国际机场、仙桃数据谷、空港新城、两路城区、悦来会展城、前沿科技城、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等市区重点开发平台,是重庆自贸区的重要板块和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重点展示区。
随着重庆T3A航站楼的第三跑道投用,枢纽集散功能逐渐提升,能满足两架飞机同时起降,还可以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10万吨,年飞机起降37.3万架次,以此为基础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有利于整合各类平台优势发挥集聚效应,也有利于带动渝北全域乃至周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马成全建议,要抓住江北国际机场快速发展的契机,大力推动临空经济发展。
“推动临空经济发展,需推动临空产业发展,加强临空物流、临空制造、临空商务、服务贸易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以临空产业集群发展加强与地方经济的互动,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马成全说,“同时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也要加快实现国际航空枢纽的目标,进一步提升航空服务能力,加快形成联通国际、辐射国内的国际航空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