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胡适讲故事换蛋炒饭
□ 作者 沈治鹏
胡适启蒙早,三岁多就进私塾,诵读《诗经》《小学》《论语》《大学》《中庸》。这些枯燥乏味的书,让大多数同学都以逃学的方式表示抗议。胡适虽不逃学,却也兴味索然。
九岁时,在四叔家玩的他偶然在废纸堆捡到一本破书,开篇便是“李逵打死殷天锡”一回,他一口气就读完这本《水浒传》残本。这一看就一发而不可收。随后找到他二哥、三哥借来《三国演义》《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一阵狂读。
他有位堂兄叫胡堇人,大他几岁,已“开笔”做文章,读书很用功,十几岁就考取了秀才。两人虽不是同学,但常见面,于是就比赛读小说。什么《琵琶行》《双珠凤》《秋雨秋灯录》《兰苕馆外史》《寄园寄所寄》等等,只要到手,无所不读。两人各有一个小手册,把看过的小说都记在上面,时时交换比较,看谁看的书多。这类书大都是白话小说,在阅读中,胡适不知不觉得到了白话散文的训练。
读了这么多小说,肚子里的故事自然就多了起来。他那些大家族的姊妹们,由于基本没上学,想听故事就只得请族叔抽空讲。为了听故事,大伙都争先恐后给老辈捶背、装旱烟、点旱烟。现在有了满肚子故事的小兄弟,当然就常常哄着胡适讲故事了。
十二三岁的胡适,很乐意把《三国演义》《聊斋志异》中的故事讲给她们听。为了巴结这个小兄弟,大他三四岁的姐姐们许诺给他做泡炒米,或做蛋炒饭,于是胡适更加讲得卖力。她们绣花做鞋,他就把《凤仙》《莲香》《张鸿渐》《江城》翻译成绩溪土话讲给她们听。姊妹们故事听得高兴,胡适的蛋炒饭自然吃得也开心。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