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元秀:绿水青山幕后人
◆ 江北区政协委员
◆ 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环保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库专家
从研究生开始正式与环评结缘,从环评工作的微观到宏观,从具体项目环评到政策环评,作为一名国家注册环评工程师,喻元秀始终在环评专业领域不断拓宽自己的发展面,站在环境保护的最前端,通过环评工作,减缓粗放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她常说自己做的是幕后工作,但这份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幕后工作,却真正从生态环境源头保护的角度为我们的家园留住了绿水青山。
结缘环保
1993年的秋天,喻元秀拖着行李,来到河北地质大学求学。从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毕业后,又顺利进入贵州省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工作。
2000年,在贵阳召开的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相关会议上,喻元秀的几个问题,引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一位专家的注意。这位专家会后找到她说:“我正在贵州师范大学招研究生,你想不想来读研?”
“生态环境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能在这方面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为自然环境的改善推进一小步,也算是造福于民。”喻元秀答应赴考时,距离研究生考试仅剩几个月准备时间,最后遗憾地与这次机会错过。
第二年,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与贵州师范大学合作开设联合硕士点,招收环境科学专业环境规划与管理方向研究生,她毫不犹豫地报考了该专业,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联合硕士点。上学一个月后,由于表现突出,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在支持她读研的同时,聘用她为该单位工作人员,做环评咨询工作。
在研究生阶段,她便参与了国家第一批生态示范区、生态示范乡等规划编制,也协助导师完成了梵净山索道、贵州省六硐河流域等部分项目和规划的环评文件编制工作,主持完成了《草海高原湿地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贵州省花溪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等课题。
守卫环境
2006年研究生毕业后,喻元秀报考了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专业,在刘从强院士和汪福顺教授的指导下,主要研究梯级水电站的开发对河流碳循环的影响。
为了完成好这个课题,喻元秀每个季度都要到乌江流域上的六个水库,从每个水库的入库支流、支流汇合、坝前和坝后分别对流域31个断面进行科学采样。
从洗瓶子到后期数据分析、处理全过程,喻元秀都亲力亲为。由于有些分析项目需要通过采集水中悬浮物进行分析,因此每个样点采水量非常大,常常是白天采样,晚上过滤水样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一早又要到下一个采样点进行采样。由于流域交通不便,有时从一个采样点到下一个采样点,开车得三、四个小时。样品送回实验室后,逐一进行前处理、再到做相关的测试、分析。喻元秀说着过去辛苦的经历,却也满足于这样脚踏实地的学习和进步。
在此期间,她还主持完成了《乌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贵州段)》和《乌江流域磷氟污染防治规则》。在做当《乌江流域磷氟污染防治规则》时,喻元秀从当地百姓口中得知乌江流域某处隐蔽河段有一个地下水出口,流出的水长期呈白色。“如果河流受到磷污染严重,水会呈白色。”喻元秀敏锐地察觉那里的地下水受到了严重的磷污染,如果流入乌江,对乌江的污染可能加重。
随即,她便和同事一起,租用了一个小皮艇,在当地农民的引导下前往白水横流的地方。途经乌江流域,山高峡深、河道凶险,皮艇在江水和暗礁间冲撞前行,整船人都差一点落入江中。喻元秀一行到达现场取样后分析发现,这一处江水磷超标非常严重。当地政府接到喻元秀的调查报告后,及时采取了整改措施。
虽然少有人熟悉了解环境影响评价这项工作,也没有大众的鲜花和掌声,但是喻元秀对这份工作充满了喜爱,“通过自己点滴努力,真正能够为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一丝作用,就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能否从源头减少环境问题的发生?“在政策、规划前端做好环评工作,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政策和规划提出优化调整建议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会避免后期产生很多问题。”多年在环境领域的学习和工作积累,让喻元秀认识到了这一点。但当时我国的政策环评刚刚起步,怎么办?深造学习!通过层层筛选,喻元秀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生态学家王松如院士和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副总工任景明的博士后。从此,开启了她在战略环评研究方向的门。
铿锵发声
2010年,喻元秀完成博士后学业后,来到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工作。主要负责生态类项目环评的技术复核和规划环评技术审查等技术评估工作。在新岗位上,除完成日常的技术评估工作外,为提升重庆市规划环评质量,她牵头制定了《重庆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审查程序规定》《重庆市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审核要点(试行)》等技术文件,并主持建设了“重庆市环境影响评价会商系统(一期)”,从系统和制度上规范各方工作行为。
近年来,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日益受到关注,由于其于环评在某些技术方面可相互借鉴,喻元秀开始这方面的尝试研究,被环保部、司法部聘为全国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专家库(国家库)专家。为了能更好地推动重庆市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2016年,她联合中国科学院绿色智能研究院、西南大学共同组建了重庆市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获市科委认定。2017年,国家为探索创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选择了包括重庆市在内的7个省市作为全国试点省市。为做好技术支撑工作,喻元秀主持完成了《重庆市生态环境损害鉴定标准方法研究》课题,课题成果被市生态环境赔偿领导小组认可,并颁布了《重庆市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除了在工作岗位上继续科研、提供咨询等工作,作为江北区政协委员,以及九三学社中央人口资源环境专委会委员、九三学社重庆市委科技专委会副主任,喻元秀也积极在这些平台上为生态环境保护发声建言。
2012年她参与九三学社中央课题《三峡库区及长江上游水污染防治研究》,成果获时任总理温家宝批示;2015年喻元秀主笔完成三九学社重庆市委常委课题《长江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对重庆市生态环境影响》调研报告,课题获李克强、俞正声、张高丽等中央领导批示;2016年作为主要执笔人员参与完成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常委课题《重庆市规划环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撰写的参政议政素材《关于落实规划环评要求,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被九三学社重庆市委采用,并作为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提案提交大会。
此外,喻元秀还积极撰写《关于加强工业园区规划,促进我市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关于开展我市页岩气开发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议》等近10篇社情民意信息,在政协这个舞台上为留住青山绿水呼吁建言。
就在采访她的前两天,喻元秀被聘为重庆市统一战线智库专家。期待她在这个平台上,继续为留住绿水青山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