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10月24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副刊
版面翻页
副刊
03

你好!中国“天眼”

□ 本报记者 凌云

500米口径的世界第一大“锅”,要多大的灶才能安放得下呢?

答案就在多彩贵州的山水之间。

贵州平塘县老百姓戏称的这口大“锅”,就是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就在10月10日这天,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它发现6颗脉冲星的消息——这是中国人首次利用自己独立研制的射电望远镜发现脉冲星,一时沸腾华夏,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几天之后,我们来到“天眼”所在之处,一个占尽天时地利刚好能容纳那么大一口“锅”的“巨灶”——方圆数里无人烟的喀斯特深山里,想到将要亲眼见到的这个庞然大物竟然能够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波信号,心中就充满喷薄欲出的激动和自豪!

一步步地,近了。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平塘县城,因为“天眼”的落户,慢慢改变了往日的模样,道路扩宽了,环境变好了,还建起了“天文小镇”,为天文和科技旅游爱好者们准备了一场包含天文时空塔、天文体验馆、天文科普带等景点在内的天文科学之旅。在这里,我们开始接受严过机场的安检。因为以射电望远镜台址为圆心、半径5公里的核心区,皆为“静默区”,要踏足这片区域,每一个人都必须先解除手机、手表、相机等一切电子设备,杜绝电磁波干扰。

换乘“天眼”景区的观光车后,我们发现,由于汽车火花塞会产生电磁波,因此观光车也都进行了特殊处理。于是,在驾驶室上方本应安放车载电视的地方,用颜色笔端正地写着字母“TV”,工作人员的这份幽默令人莞尔。

在崇山峻岭中穿行不久,我们来到“天眼”观景台附近,在这里,还有着最后一道安检。幽深的山林间,“天眼”到底藏身何处?只有面前一座树木蓊郁的山坡向我们伸出一道蜿蜒向上的台阶,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是的,科学的道路从不平坦,未经历一番艰苦攀登,怎能轻易得见峰顶的美好风光?就像射电望远镜FAST,从1994年的构想开始,到2016年的正式启用,中国科学家团队付出了22年的心血和努力,才得以为人类开启这“超级天眼”,实现了中国在天文行业从零到最强的一个突破。我们不由得想起不久前才病逝的“天眼之父”南仁东,得见天眼如今的成就,令人再次对他肃然起敬,并深深缅怀。

沿着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台阶步步登攀,两旁是静穆的山林如画的风景,前方却是看不见的终点未知的期待。当我们在第一个休息平台“双鱼座”雕塑前驻足时,并未意识到该怎样计算剩下的路程,直到继续登了数十米后遇见第二个星座,才想到之后应该是每隔这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这样的平台,大家突然就有了“不祥”的预感:“难不成要走完十二个星座才能登顶?!”一时间,看着似乎遥不可及的山巅,已是气喘吁吁的我们暗暗叫苦。

但即便如此,走在这“十二星座之路”上,大家仍是仿若朝圣的心情,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充盈着兴奋和好奇!FAST,砥砺奋进五年的最突出成就之一,我们来啦!

还好,走到第六个星座“天蝎座”的时候,到了!

我们迫不及待地奔向观景台边,争相俯瞰“天眼”。这一口了不起的“巨锅”哦,散发着白色耀眼的光芒,就这么安静地平躺在秀美挺拔的万峰林间,离我们那么近,又那么远。虽然我们都不懂天文学,但此情此景,还是感觉好像有股猛烈的冲击力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是啊,这是我们国家创造的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大射电望远镜!观测范围直达宇宙边缘的它,今天能够发现距地球上万光年的脉冲星,未来它也许就能探寻到外太空的生命。这是何等地令人振奋和鼓舞!

好难得的一段时光,我们远离了手机,也不知晓时间,在这尘嚣之外的桃源地,就这样静静俯瞰“天眼”,似也能随它一起聆听亿万光年外宇宙的声音和心跳,用心去感受它和宇宙之间的神秘对话,一时竟已忘记今夕何夕。只是不知不觉间,看周围天色渐暗,层峦叠嶂皆如水墨晕染,才依依不舍地沿着下山路上的六个“星座”踏上归途,一路欢声笑语,感觉此行收获满满。

你好,FAST!真棒,中国“天眼”!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