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11月28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人物
版面翻页
人物
04

吴纯清:岂止是“木匠”

□ 作者 李美华 文/图

◆ 巫溪县第九、十政协委员

◆ 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

◆ 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大师

◆ 重庆市龙凤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纯清钻研雕刻技艺

巫溪县龙头山隧道,来来往往的车辆有序穿行,人群三三两两,在安全护栏的庇护下,闲庭信步。事实上,这里在龙头山隧道增设人行安全护栏以前,是该县交通事故频发、人车拥堵较为严重的一个“堵点”。

“自从人行安全护栏建设以后,这里再也很少听说有车撞人的事故发生。”家住附近小区的张阿姨说,她每天都要接送在老县城幼儿园读书的小孙子,一天至少要往返穿行龙头山隧道两个来回,“以前这里经常因‘人车争道’而发生交通事故,走在隧道里心惊胆颤的,现在有了安全护栏,人车各行其道,放心多了。”

安全护栏的建设,来源于一名巫溪县政协委员的提案——《关于在龙头山隧道内增设人行安全护栏的建议》。而提出此项建议的人,却是一名木匠,且是一名身患残疾的“木匠”。

他叫吴纯清,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大师,重庆市龙凤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巫溪县第九、第十届政协委员。

十字路口:因为残疾选择当“木匠”

1987年7月,吴纯清高中毕业。

在当时,对于吴纯清来说,毕业就等于失业。2岁时就患有小儿麻痹症的他,从小就落下了左腿残疾的“病根”。

回到家不久,正赶上地里的洋芋成熟期。父亲考虑到他的身体,就让其在家选“种洋芋”(洋芋种子),以备来年春耕所需。

选好“种洋芋”,吴纯清想靠一己之力把洋芋放到楼上指定的地方。他搬来木梯,吃力地提着筐,一步一步顺着木梯往上爬,正当要到楼顶时,因左腿不搭力而失去重心,木梯剧烈摇晃,他双手赶紧抓住木楼边缘,勉强稳住了随木梯摇晃的身体,竹筐里的洋芋却摔洒一地。

从那一刻起,吴纯清深知,回家务农根本养不活自己。

“行动不便,那就学门手艺。”吴纯清说,为此,他先后学过医、做过裁缝、当过砖瓦工……

而最终,他却选择了自己的最爱——木工。

刻苦学艺:一盏煤油灯点亮希望

1993年冬,天很冷。

昏黄的煤油灯将吴纯清的脸印得一片通红。只见他将铁棍摁在磨石上,一边浇着冰冷刺骨的水,一边吃力地在磨石上摩擦。一不小心,锋利的铁尖戳破了用力过猛的手指,鲜血直流。

强忍着疼痛的他,只是找来布条简单包裹了一下,又开始埋头苦干。

“天天与锋利的刀口打交道,受伤是常有的事。”吴纯清摊开伤痕累累且长满老茧的手,谈及因为学习这门手艺所吃的苦,他显得格外轻松平常。

“雕刻是做减法。”吴纯清说,一块原木,什么地方下刀,什么地方凿孔都要在脑海里有个预案,一刀下错了,一整块原木就浪费了。“花瓣与花瓣之间的空隙,雕刻刀根本进不去,只能自制小凿子,一点一点地掏。”

为了让自己的雕刻技术更加精湛,他经常盯着一片小小的花瓣看几个小时,为了将每一片花瓣都雕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他还经常找来铁棍,在磨石上自制雕刻工具。

在吴纯清的工作室里,至今还保存着上百件那些市场上根本买不到的“宝贝”。

白天跟着师傅学做桌椅、凳子、家具等木器已经累得精疲力竭,晚上,吴纯清还得点着煤油灯,学习专业知识,钻研实用技法。

“只有把技术掌握了,生活才有希望。”吴纯清说,靠着自己长年累月的挑灯夜战,他仅用两年多便掌握了木雕技艺。

自建厂房:年销量达3800万元

吴纯清先后到巫溪县双福木雕工艺品厂、神农木梳厂、玉龙家私厂从事雕刻工作,一干就是十年。他也从一名学徒逐渐成长为工厂里的厂长。渐渐地,他在行内小有名气。

2003年,正在他事业顺风顺水时,老板却将工厂搬回了成都。

吴纯清空有一身本领,却无计可施。不得已,他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己建厂。

2003年底,没有足够的资金建厂,他索性腾出了自家的2间住房做厂房。几台机器、一堆木料、3个学徒就是当时厂里的全部。

纯手工制作,一把木梳从下料到成为产品,前后要经过28道工序。但他一点也不马虎,严格按照流程,保质保量完成每一件作品。

“那段时间,几乎每一把木梳我都要进行补刀和修正。”吴纯清说。

最苦的不是制作木梳,而是为木梳找销路。

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吴纯清盯住临近区县的景区进行推销,但经常吃“闭门羹”。

直到有一天,吴纯清带着自己的作品,一瘸一拐地登门找到奉节白帝城景区负责人。该负责人看到他的纯手工木梳做得十分精致,随即答应先试售3000元的货品。

“一石激起千层浪。”从那一刻起,他不但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还逐渐让自己的木梳、木制品、木雕工艺品逐渐走上正轨,打开了销路。

2005年5月,吴纯清注册成立了“重庆市龙凤工艺品有限公司”,在当地文峰镇三宝村新建了新厂区。

十多年来,吴纯清收获颇丰。2013年,他获得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他的作品《和谐》《松鹤延年》《桃木剑》等先后在全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他创作的《双龙双凤》木梳,更是获得2015年第十二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金奖;2016年,他获得全国高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吴纯清还先后获得国家专利1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技术28项,外观专利90余项。

荣誉背后是公司的发展和延伸。公司年产销旅游木梳50万把、各种木雕工艺品5000多件,国内外销售网点168个,2016年销售额达3800万元,成为了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木质工艺美术专业化公司。

反哺社会:“我不只是木匠”

“要是没得吴总的帮助,恐怕我那一家子人都养不活。”陈远才是文峰镇银峰村贫困户,2006年在奉节县某煤矿挖煤时,不幸身受重伤,在家养伤近3年,仍落下双腿残疾。

2009年,陈远才来到龙凤公司成为了一名学徒。他跟着吴纯清从最基础开始学起,一直到能够独立完成一些雕刻作品。这一干,就是8年。

“我每个月能挣3000多块钱。”陈远才说,靠着在吴纯清的公司上班,他不但让自己有了一份稳定的工资收入,还能供两个子女上学。

陈远才介绍,在公司里,很多像他一样的残疾职工。截至目前,公司共有职工68人,其中农村贫困户43户,肢体残疾21人。

“如今的我不只是木匠。”吴纯清说,公司的壮大盘强,离不开党委、政府,更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我在这一行取得了一点成绩,我也希望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为了让更多的残疾人能像正常人一样就业,吴纯清还专门成立了培训机构。近年来,吴纯清累计培训农民工达350人次,其中残疾人达270人次,占77%。培训合格的人,还可以通过留在公司上班或领取一批比如木梳、发簪等小件回家雕刻加工两种方式就业。

近三年来,他除了为贫困残疾人、空巢老人甚至贫困大学生提供帮助外,还主动参与乡村公路的建设,累计捐资19万余元。

吴纯清说:“下一步,我打算再提交一份关于激励残疾人,保障残疾人就业方面的提案。”

天色已晚,吴纯清放下雕刀,吃力地站起身来,走进公司的厨房,他要亲自看一看,工人们的晚餐,做得怎么样了……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