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12月1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副刊
版面翻页
副刊
03

印象十直(组 章)

□ 作者 蒋兴明

花院子

到花院子不必去赏花,也不必去逐月,但你的确是走进了一座古民居,曾经繁华过热闹过富庶过的孙氏聚居地。

走进花院子,其实是走进了百年的风霜。那些斑驳,那些藤蔓,那些蛛网,往事仿佛历历在目。

青石板上的脚步很轻,比院子外吹来的风要轻。青石板上的脚步很沉,像百年的历史一样沉。

弹指一挥间的不光是岁月,风尘,还有那些来时的路,走过的脚印,清脆的笛音。

在花院子,可以和最年长的人话家常,聊爱和温馨;也可以和最年轻的人谈理想,说梦和今生。

从花院子走出的人,你说,只要煦暖的阳光在心头,大好的日子就在心头。

蒋家山

我要给一座山唱一首歌,我要给一个姓氏唱一首歌。一座山和一个姓氏扯上了关系,它就和我的爷爷,爷爷的爷爷扯上了关系。

那么多大川名山,我不为所动;那么多风尘云烟,我也并不感慨万千。而当父亲赐给我一个姓氏,“将军头上一把草”组成一个大大的“蒋”字,长大后,我就固执地相信我和那座山是有关联的,我和山里的鸟兽,甚至石头、藤蔓一样有着丝丝缕缕的关联。

我要给它唱一首歌,我要唱出我的喜悦。我的喜悦和它半山腰的猕猴桃一样多,和它山顶上那几百亩的花卉苗木一样多,当然也就和它山脚下的蓝莓、田田的荷叶以及家家户户的幸福一样多。

夫妻树

不要问谁是夫,谁是妻,我们相爱不是一两天。根连着根,须连着须,咱们彼此的手啊,紧握在一起,转眼就是四百年。

不像那些花花草草,一岁便一枯荣;也不像那些热热闹闹,经不起风雨的洗礼。我们在地下互相鼓励,谈论理想;我们在地上脉脉含情,深深致意。

四百年不算久,爱,就要爱到天荒;爱,就要爱到地老。

土碉楼

土碉楼还在,土碉楼残损的墙面还在,土碉楼落下的枪眼还在,土碉楼曾经就不是那么风平浪静。

如今啊,土碉楼下的村庄还在,院坝还在,绣了花的窗户还在,屋顶上的炊烟还在。如果镜头再拉远一点,良田还在,庄稼还在,池塘里的蛙声还在。还有什么还在呢?甜美的山歌还在,小路上荷锄归来的人还在,头顶上那几片梦幻般移动的云彩还在。

哦,我总算看清了,宁静、温馨高过了土碉楼的枪眼;我总算看清了,此刻啊,幸福、和平超越了土碉楼的残墙。

老 街

脚步要轻一点,再轻一点。走在这条比我要老,比我父亲、比我爷爷还要老的街道,脚步要尽可能轻,我担心一不留神就会踩疼青石板上留下的脚印。

铁匠铺还在,只是不知道抡大锤的师傅去了哪里。肉铺还在,照相馆还在。只是不见卖肉的人,照相馆里也空无一人。只有理发店、寿衣店的招牌还在风中摇晃。还有些什么呢?石缝间一两根高过人头的草,屋檐下飞来飞去的燕子,还有街角那个步履蹒跚的老人,他们共同见证了时光、繁华和沧桑。

此刻,一米阳光越过屋梁雕花照下来,照在这条百年老街上,照在店铺的招牌上,照在青石板上,照在立在街角的老人身上,比黄金还要耀眼,比麦芒还要迷人。

十直镇

它被群山包围着,它被绿树环绕着,它被蓝蓝的天空宠爱着。我想,镇上定有形形色色的商品摆放着,还有花裙子少女牛仔裤少男来来往往着,当然,还有欢快的笑声在大街上此起彼伏着。

我想把它存到手机里,我想把它画到图纸上,我想把它写进歌词中。那么多的小镇大镇我不流连,那么多的风景我也不忘返。

我一门心思地念着它的好,我情不自禁地要一步一回头,该不会早就被它发现?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