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县志癖”的王梦庚
白市驿自明清时期设驿站,商贾云集,素有“白日场”之称。在这里,至今流传着“二王”写诗的故事。清代巴县知县王尔鉴、重庆知府王梦庚,他们一前一后写了白市驿。
王尔鉴喜欢在崖洞上题咏,有一次他出发去白市驿,却因为在佛图关的摩崖上刊刻诗词,耽误到暮色降临,只好猛赶五十里夜路。路上仆人嘲笑、轿夫嗔怪,但他却悠闲地欣赏沿途风光。《自佛图关夜行白市驿》中“时断时续听溪声,若隐若现看云树”,就写出了他一路所见的美景和怡然自得的心境。而王梦庚则在《白市驿》一诗中直书晴空下的古镇景色:“迢递征程近,崎岖驿路重。成周巴子国,季汉蜀王封。新涨渝江阔,晴阳远黛浓。涂山何处是,禹迹秀灵钟。”
据《新津县志》记载,王梦庚勤于政事,没有辜负“尔俸尔禄,民脂民膏”。《犍为县志》收录有王梦庚所作的《重修万福桥记》,从中可看出他是务实和为民的一个好官。王梦庚为犍为人怀念的主要原因,是他对犍为(今隶属四川省乐山市)文化的贡献。一是他诲人不倦、奖掖后学,“尤勤课士,月三试于署,亲加评阅,诸生环侍如师弟然”。他每月三次在犍为县衙考课县内的莘莘学子,督促他们精进学业,进步成长。犍为文风昌盛,与王梦庚的勤于教导不无关系。
二是续成县志。兴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成于二十一年的嘉庆版《犍为县志》由王梦庚主修并作序。这部县志,校勘精审,刻板优良,全书共有卷首和十卷正文,分别是图考志、方舆志、建置志、食货志、祀典志、官师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丛谈志。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嘉庆版《犍为县志》就是在王梦庚来犍为当年就开始编纂的。他刚一上任,就把修志提上议事日程,而且亲力亲为,可见他是把编纂县志当成了一件大事来做。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王梦庚因政绩突出擢升重庆知府。甫一到任,马上下令属下各县收集资料,由自己主修、寇宗主撰完成了道光《重庆府志》九卷。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位有着“志癖”的“王知府”却没有见到自己亲自鉴定的《重庆府志》刊行。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六月,仅署理重庆知府一年之久,王梦庚就因病去世了。而由他主修的这部《重庆府志》是清朝整个重庆府唯一的府志,其价值自然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