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流掀起抗日演讲高潮
□ 作者 李波 喻庆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拟定的《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和国共两党合作的谈话。“宣言”和谈话的发表,标志着以国共两党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据《沙坪坝文化志》,在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上,自1937年底国共两党和社会各界著名人士不断来到沙坪坝区作抗日救亡演讲,持续时间达8年之久,推动了沙坪坝区成千上万爱国青年投入抗日救亡活动。周恩来、邓颖超、冯玉祥、李宗仁等都在沙坪坝各校作过抗日演讲。
1938年12月下旬,由中共重庆大学支部和中央大学党支部通过中苏问题研究会出面,邀请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给两校师生演讲,帮助大家正确分析抗战的形势。
为了解抗战形势,沙坪坝区内各校还邀请冯玉祥、李宗仁、白崇禧、陈诚、郭沫若等军政要员和文化人士前来演讲。1939年1月8日,郭沫若应中央大学之邀,在松林坡为中央大学、重大师生作了题为《二期抗战中青年应有之努力》的演讲。
当年2月6日冯玉祥在南开中学作了《抗战建国》的演讲。同年“三八”妇女节,重庆大学、中央大学和省教院的女同学联合邀请邓颖超来重庆大学理学院礼堂演讲。邓颖超从抗日战争的形势讲起,强调当前要坚持抗日战争,反对各种投降逆流。
1939年,沙坪坝区内形成了抗日演讲高潮,这些演讲涉及抗战时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等诸方面。张伯苓的《斥汪兆铭和平论调》、马寅初的《战后经济问题》、邹韬奋的《研究学术与抗战的关系》等,在沙区师生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沙坪坝区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