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02月2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警惕假族谱沉渣泛起

□ 作者 钟治德

明朝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七“赝谱”条载袁铉杜撰族谱:“研穷汉唐宋元以来显者,为其所自出。凡多者家有一谱,其先莫不由侯王将相而来,历代封谥诰敕、名人序文具在。初见之甚信,徐考之,乃多铉赝作者。”族谱造假专业户之稀奇面世,与当时的经济暴发户装潢门面的需要有必然联系。造假族谱者与假族谱需求者,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经袁铉杜撰包装,经济暴发户们的始祖不是王侯就是将相,历代的封谥诰敕以及文化名人叙文一应俱全,堂堂皇皇伟哉盛哉!

“赝谱”条还有下文。货真价实有根有骨的苏州豪门世家不屑与暴发户们相提并论,遂一纸正气齐天的联名诉状告到了苏州府大堂。知府奈何不了购买赝谱做装潢的富商巨贾,就把袁铉流放出境。官方动用法律手段干预,造假谬种并未就此连根拔除。明末李延昰《南吴旧话录》载,时有赝谱专卖店,待售之族谱按照百家姓编制,列为始祖的都是历史上的皇亲贵戚或达官显宦,购买者自报支属源流,即当场填充付印。直到清朝文字狱兴,假族谱拉王侯将相皇亲国戚作装潢的勾当大大犯忌,赝谱专卖店才销声匿迹。袁铉“开创”的赝谱行当,实在是中国谱牒文化感染的病毒。

曾几何时,重现编纂族谱之风。对于这种文化现象,可以美其名曰盛世景象,因为有两面大旗开道,一曰慎终追远,一曰民德归厚。笔者本色行当乃史志研究,对新编族谱接触颇多,耐着性子翻阅而下,痛感假造族谱正在沉渣泛起。新编族谱,多有造假装潢之嫌,家族渊源,以扯上同姓的古代王侯将相为荣耀,封建时代的封谥诰敕在技术时代很容易就有了图照之类的形式入谱,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组成新编族谱丛林,看得你眼花缭乱。

当今新修族谱,每每有操刀之专业户,撒出的名片曰谱牒专家。专家者流,这家钻了钻那家,拥有一套固定的族姓历史模式,历史名人网罗其中,屹立起一座座族姓代表人物高峰。新编族谱形成供需链条,《南吴旧话录》所载的赝谱专卖店有了翻版,需求者按需断代后,程式化的族姓老历史接榫时下新内容,堂皇新族谱就面世了。这种族谱被送入档案馆图书馆收藏,遗害不浅,因为会误导历史文化,搅浑民俗文化清源之流。

对出钱“修编”此等新族谱的家族而言,就算有真知灼见者,也不会起来揭穿这种家族历史之虚假“布景”。对历史文化素养欠缺者而言,“咱祖上也曾阔过”是最好的心理寄托,所以对假族谱总是信以为真。编修族谱小而言之是一氏一族的事情,大而言之是文化事业的一个范畴,假作真时真亦假,助长着商品时代文化精神的浮躁。造假族谱有市场,煊赫假家谱受青睐,拉大旗作虎皮扯历史名人认先祖,对权贵不分青红皂白顶礼膜拜,使素有严谨特质的谱牒文化感染了“出人头地”病毒。拔除此病毒,该当作为一种文化道义与责任。

如果说谱牒文化具有了市场,真是荆天棘地。瞄准经济利益撒出谱牒专家名片诸人,与发掘文化遗产有什么关联?但见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如此而已。无妨制定有关管理办法,整肃谱牒文化市场,将此辈“专家”予以“流放出境”。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