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深会龙庄
一扇精雕细刻的大门,推开了会龙庄隐藏的秘密,推开了一座清朝大宅院的前世今生。
造园于市为园林,造园于野为庄园,这座深藏在江津四面山原始森林里的古老庄园,远离了人世的浮华,仿佛一个飘逸尘外的隐者,独守着清风朗月,它安静地守候在那里,却带着一股神秘的吸引力,吸引着我们前去。
会龙庄按照修旧如旧的修缮原则装扮一新,青瓦粉墙构成了一道古色古香的风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华在这里体现,民间工匠世代传承的手艺在这里展示,整体风格既有巴渝传统庄园精巧耐用的特色,又有北方庭院的阔朗大气,每间屋宇精心布置出的场景尽显奢华尊贵,穿行园内,不觉迷失在那独特而又古典的气氛里。
会龙庄内引人注目的是一扇扇方形、长形、菱形、圆形的花窗,这些窗棂让整个院落显得灵动而富有生趣,园内窗户有上千扇之多,据说庄园主人曾配有专门开窗的仆人,从天亮开窗,直到午时才开完,下午又关闭门窗,直到傍晚。这么多的繁华旧梦都锁进了一重重古朴雅致的木窗里,窗内的隐秘旧事如青烟,飘散在岁月的红尘中。
漫步庄园雨纷纷,从天井望出去,被雨水清洗一新的森林如屏障一样护卫着庄园的宁静,温情脉脉地俯视着庄园的一切,众多的天井像一张张窥探幽深秘密的眼睛。雨水从天井的屋檐丝线一样垂落下来,如水晶珠帘,凭添一种寂寥而悠远的诗意,雨漫无边际地飘洒着,穿过亘古年华,似低吟浅唱,古人也常常这样看着雨水从房檐下滴落吧,那句“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诗句,流露出了时代的兴衰、岁月的感慨。而这座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庄园,在数百年的旧时光中又有多少沧桑的过往呢?繁华落尽,在历史飘摇中,在岁月更迭里,我们依然能窥探出庄园繁盛的痕迹。园内建筑除有卧室居住功能外,另有戏台、药房、私塾、花园、书房、祠堂、碉楼等其他功能的建筑,整座庄园包含了观演、礼仪、居住、休闲、防御等多重功能,关上大门,这里就是一方独立的天地一个封建大家族的王国。民间传说庄主的身份非同一般,有说是吴三桂,有说是和珅,还有说是建文帝,庄园内曾有很多奇珍异宝,有的已流落民间,有的被江津文管所珍藏,据说那些宝贝是乾隆年间的御用物品,各式各样的传言为庄园镀上了一层神秘的光影。
让会龙庄蒙上神秘面纱的还有院内众多的密道,在小桥流水的鸳鸯亭下,池塘常年积水,宁静幽深的水面下有一块活动的石板,可通往密室,女眷居住的绣楼上,木质的板墙是中空的,遇到危险可随时躲进暗道里。四通八达的暗道和密室,仿佛一面折射历史轨迹的铜镜,映射了中国从封建帝国晚期到半殖民地社会沦陷下动荡的民生,当时的清王朝已经无力治理地方事务,地主豪绅们只有修建逃生通道用以自保。几番风雨几多轮回,萧瑟秋风去,如今的会龙庄已是换了人间。
雾气渐起,会龙庄隐逸在一片白色苍茫中,仿佛被历史迷雾重重遮掩,蓦然回首,前尘如梦渐行渐远,只留下一段被光阴淹没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