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08月28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人物
版面翻页
人物
04

李伟:解“甲”归田金融人

◆ 沙坪坝区政协常委

◆ 重庆市工商联青委会常委

◆ 海集农业董事长、雪鼎农业董事长

◆ 沙坪坝区2016年度富民兴区贡献奖获得者

受访者供图

“一个金融界的年轻俊彦,华丽转身,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弄潮儿。在沙坪坝播下‘田园梦’的种子,带领乡民致富奔小康,让农场更开心,让自然更亲近,让土地更出彩,让慢城活起来!”这是沙坪坝区2016年度富民兴区贡献奖的颁奖词,这段颁奖词,既浓缩了获奖人李伟从金融行业跨界成为新农人的8年创业经历,也蕴含了他作为区政协常委的责任和担当。

走进现实的农耕梦

除了肤色与天天扎根田间地头的农民相似外,很难把毫无农业知识背景的李伟与500余亩农场联系起来。投身农业之前,在期货交易所穿“红马甲”的李伟在外人眼里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他心里却想着干点实事。

2010年,一款名叫“开心农场”的游戏在网络上掀起一阵风潮,身边的朋友、家人都对这个颇具田园情怀的网络游戏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仿佛在网络上找回了心中的农耕梦。游戏的流行让李伟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为什么不能把游戏中的“开心农场”搬到现实中来,让大家真正去体验质朴的农耕生活呢?

农业项目相对其他行业来说,投入大、收益慢。李伟的想法自然也不为家人和朋友理解。“农业不好做,好多人就栽在这上面,一定要谨慎哟。”但在李伟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却告诉他:为了自己的梦想,要敢于去尝试,如果连实现梦想的勇气都没有,这样的人生该多无趣啊!

经过思考和调研后,李伟坚定放弃了在外人眼里很有前途的工作,脱掉“红马甲”,和创业伙伴一起打造现实版的开心农场。

点燃梦想的背后,是一个艰辛的创业过程。创业初期,除了筹借资金、选取地址、流转土地、确定项目、规划经营模式等事项需要亲力亲为外,从未有过下田种地经验的李伟,天天和农民兄弟扎根在田间地头,下田种蔬菜、上坡栽果树,蹲在田坎和农民聊天。遇到饭点的时候,便端个大饭盆,在田坎边蹲着和农民们边吃边聊。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了李伟开辟农场初期的作息规律。“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是他对自己那段时间工作状态的描述。“晚上回到农场宿舍,倒头便睡,根本不存在什么失眠,只觉得睡不够。”

大半年后,农场收获了第一批原生态新鲜蔬菜。他的农场也成功申报为国家农业部蔬菜标准示范园,多个蔬菜品种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成为沙坪坝区首家取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农业企业,填补了该区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跨越“死亡”的新思路

眼看着农场一年年迈上正轨,李伟还未来得及松口气,2014年8月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冰雹给农场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大棚被狂风吹垮,蔬菜被冰雹摧毁,短短十几分钟,生机盎然的农场转眼变成了一片废墟,为打造农场投入的1000余万元投资也化为泡影。

按照农场受灾的状况,预计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正常生产和经营。“真是无助又无力。”李伟说,“所有的希望似乎在那短短十几分钟里都破灭了。”

就在这危急关头,沙坪坝区委、区政府领导亲自率队来现场指导,鼓励李伟和团队要有勇气坚持下去,克服困难,争取早日走出来,并指示相关部门按有关规定为他申请受灾补助。

“擦干眼泪,咱们重新开始接着干!”这一次,李伟和创业团队吃在农场,住在农场,经过了近4个月120个日夜的奋战,硬是将农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逐渐开始恢复日常生产和经营。

这次天灾虽然让农场损失惨重,却也给李伟带来启发,开启了农场的新发展。“这次事件警醒了我,不能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2015年初,抓住“互联网+”的趋势,李伟开始利用开心农场的品牌效应,组织整合了部分农业合作社与当地农户,对蔬菜开展净菜加工、品牌包装、电子商务等业务,启动了农产品“B2B/B2C”业务模式,短短一年多时间,便开发了市区40余家机关单位、学校及2000余户家庭客户,为他们配送新鲜安全的农产品,并打造了“天鲜沛”这一农产品生鲜领域的知名品牌,为沙坪坝区传统农产品经营向高附加值农产品品牌发展走出了一条提档升级的新路子。

“共享田园”的致富经

现在,李伟的农场及相关产业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达5000余万元、产业链相对完整的现代化农业企业,也是沙坪坝区的农业龙头企业。但最让李伟激动和欣慰的是他们改变了周边农户的观念,“之前他们更多的是抱着不理解和看笑话的心态来看待我们的创业,甚至说我们是瞎折腾。”

“几十年来,我们这里有啥子城里人来耍哟?”“萝卜、莲白一直都是六七毛钱一斤,怎么可能卖到一两块哟?”“搞农业没得几千万上亿的投入,根本搞不出名堂,哪里来的人气?”如今,看着开心农场在歌乐山中梁镇的发展,农户们恍然大悟,原来农业还可以这么搞!他们开始希望李伟能够带着他们创造更多收益。

身为沙坪坝区政协常委,李伟也开始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如何通过农业产业发展,更有效地带动周边老百姓创新致富?

针对目前农田、农房闲置,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等现实痛点,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李伟和团队提出“共享田园”理念,“我们整合农村闲散土地房屋等资源,为城市人群提供‘一方良田、一处农宅’的田园慢生活互动体验,打通城市需求端和乡村供应端,重塑和谐共赢的城乡关系。”

被各类蔬菜覆盖的农场土地,走进一瞧,早已被均匀分割,各自找到了城市里的认领人。平日里,农场雇佣当地农民管护园中蔬菜,收获后的蔬菜如果认领人吃不完,农场即将投入使用的APP可实现蔬菜的线上等价交换。而农户空置的房屋也将统一打造管理,为城市人群享受悠闲慢生活提供相应的住宿条件。目前,这种模式已在李伟的农场里开始试运行,让沉寂于大山里的乡村重新焕发出生机,也把原本留不住年轻人的乡村,打造为吸引更多年轻人谋事立业的广阔天地。

今年,李伟的农场还将和中科院的专家团队合作,结合中梁镇当地的蔬菜生产,运用高科技手段及工艺,研发无营养成分流失的蔬菜粉,从供给侧上下功夫,开发挖掘新的消费市场,为提升沙坪坝区农业产品附加值,创造品牌,带动产业纵深发展,带领更多人走上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致富的新路子。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