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12月28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红岩厨师郑英才

□ 作者 蒋文友

郑英才(1922年7月-2005年10月),大足区国梁镇红砖村5社人。17岁,为了逃避当时国民党抓壮丁,跑到重庆防空洞工地当了一名挑土工人。不久,他认识了同乡人——黄花冈七十二烈士饶国梁的胞妹饶国模。经饶国模的介绍,郑英才到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给周恩来及办事处的同志当炊事员。1942年7月,刚满20岁的郑英才参加了八路军。周恩来见他年轻,问道:“小郑啊,参加八路军要打仗,你怕不怕?”他坚定地回答:“只要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我什么都不怕。”

根据工作的需要,郑英才没有调到前线去,而留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当时,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炊事班7人,负责给周恩来及办事处的同志煮饭。郑英才和专管伙食的事务副官李泽绳(安徽人)具体负贵周恩来的小灶伙食,郑英才还兼采购工作。在国共谈判时,毛泽东在重庆红岩村办事处,周恩来指定郑英才煮一大碗蕃茄汤,毛泽东吃后连连点头说好,称为办事处的特色汤菜,他也被大家尊称为红岩厨师。

1946年9月,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撤销,郑英才随同周恩来乘坐美国马歇尔的专机到延安,住在八路军大礼堂,郑英才被安排到解放社当管理员。1947年初,周恩来叫副官龙飞虎特意找到军工局局长李强,希望帮助郑英才联系一所学校去学习。李强将郑英才调到陕西野桃刘伯承、邓小平部队的留收处。不久,读上了晋冀鲁豫军区军政大学(第二期),同年11月5日毕业。郑英才军政大学毕业后,调到华北贺龙的第一野战军炮兵二团当管理员(连级干部)。1947年10月8日,他在射击、战术大演习中因成绩优良,荣立晋冀鲁豫军政大学功委会颁发的三等功证书,并于同年12月加入中共党组织。1948年5月,郑英才因工作出色,被提拔为炮兵二团警卫连连长,随部队参加淮海战役,解放西南、解放西北、解放华北等战役。解放后,郑英才调到铜梁县旧市坝任炮兵团军械长。1952年部队整编时,郑英才响应上级关于鼓励连排干部可以复员回乡种田的号召,回到老家国梁镇红砖村耕种田地。1956年,大足县转业委员会(县兵役局)的负责人朱伯超通知郑英才到邮亭去搞粮食仓库建设,当材料员。邮亭粮仓建完后,又到万古区和雍溪乡搞粮仓建设。1961年调中共到大足县粮食局加工厂工作。1963年调大足县人民委员会,负责看守烈士陵园墓。1964年郑英才调到县城城关三小(当时的孤儿学校)守校门。一年后,郑英才因膝关节、肩周炎疼痛,辞去工作回到国梁镇红砖村5社,直到2005年10月去世。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