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雅画意走塘河
认识塘河,是从塘河古镇开始的。很多年以前,当我从一本名为《旅游天府》的大型画册上看到照片《塘河古镇》时,那张画面清新优美、古朴典雅,以塘河水环绕古镇的照片就把我深深吸引住了。于是,我记住、并走进了塘河。
哦!照片中的景致终于逼真地呈现在眼前:这是一幅多么秀美的山水画哟!塘河弯弯,清幽静谧,恰似一条碧绿的玉带缠绕着古镇,碧波上轻舟、竹筏荡起长长的涟漪,仿佛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几棵老树倚岸矗立,枝蔓横披,迎风摇曳着几许古意,而古镇则静静地安卧于碧水绿树丛中,古风临水超然,意境淡雅幽远……
正如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水脉和流向一样,塘河也毫不例外的以其清雅高贵的气质自然坦荡于青山绿畴间,不娇媚,也不刻意遮掩,就像一位独具风韵的美人,美就摆在那里,让你不经意看上一眼,就已刻骨铭心。
塘河原名林江河,又名蒲江河,全流有福宝、马庙、塘河、狮头河四个水码头,人们贯以后二者为河名。清乾隆《江津县志》有载:狮头河岸高耸如狮头,故得其名。建国后,则统称为塘河。
塘河,地处川渝交界处,娄山关余脉,地理位置优越。塘河河流发源于娄山关,自重庆四面山和四川省合江福宝风景区款款而来,经合江、自怀到塘河镇滚子坪槐花村入境,流经滚子坪村、硐寨村、坪山村22公里后至白沙河口入长江,在塘河境内形成20多公里的水上游览线。这春秋平缓如闲云野鹤,夏日似奔马疾驰的塘河水系,构成了塘河有别于它的独特景致。
塘河亦是塘河古镇唯一的通航河道,可行40吨以下木船。塘河河道蜿蜒曲折,两岸竹木葱郁,青山叠翠,荔枝、桂圆果林绵延成片,良田沃土,稻谷飘香,风景秀丽,美自天然。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洗涤、冲刷,在塘河水域内形成洗布滩、连碧滩、一篡毛、肖家滩、土地老、三磨、柳滩子等20多处滩口,其中三磨是最有名的险滩。此滩位于窄口上面,湍急水流经过磨盘石、磨嘴石、磨磴石而得名。此处滩陡水急,于平缓中陡然落差1米左右,是漂流探险的绝好去处。当地民谚有曰:“上有南滩,下有独滩,好个三磨,生在中间。”也有相关档案记载:“危险三磨在中间,上下节子犹如鬼门关”。可见其滩之险。
塘河清幽,境内古树名木遮天蔽日,莽莽竹海妩媚无比,林中根根楠竹参天直上,片片水竹牵衣挂裳,恰似一幅幅酣畅淋漓的水墨图画。塘河产竹,竹子外运主要依靠塘河水系。于是,乡民们便把砍下的竹扎成一只只长长的竹排,顺水放筏,运到山外出售,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给塘河景区添了一道美丽别致的自然风光。随着“哟嗬哟嗬——放筏啰……”长声吆吆的一声喊,但见一排长长的竹筏自塘河上游放漂下来。于是,人们眼中便呈现出一幅奇妙的景致:塘河宛如充盈着淡雅绿意的水墨画,两岸青山叠叠,浓淡相宜,翠竹葱葱,映衬着碧水蓝天;初升的朝晖穿过云的缝隙放射出万道霞光,在清澈的河流中荡漾开圈圈金色的涟漪,几只小鸟啁啾,拍翅掠过水面,飞溅起串串亮闪闪的银珠,竹筏在塘河中缓缓而行,如一行流动的音符,桨声欸乃,颇有几分江南水乡的韵味……
撵着竹排荡舟进入塘河脱家溪,眼前豁然开朗,恍若别有洞天。但见两岸翠竹合拢相接,不见一线云天,幽深至极,恍如隔世的一条阴河。清溪上有一石桥,宽约米许,长约十米,中间二桥墩刻有麒麟,桥板石驮于麒麟背上,故曰“麒麟桥”。溪中部尚存一古水碾,观其运作,当会勾引起阵阵怀古思之幽情。溯溪流而上,可见近百米高的回龙庙瀑布似一条白练悬空而挂,飞花溅玉,随风飘逸,雨雾朦胧,颇为壮观。
常言有道:仁山智水。临水而居者当为有福。塘河亦如此。靠着一条流淌千年的塘河水系,一个地处川渝偏远之地的古老小镇有了蜚声巴蜀内外的显赫名头: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第四批美丽宜居小镇,重庆市级风景名胜区……塘河作为一个巴渝古镇的代名词,它清雅如水墨的浓淡风韵,幽静似古风的超然意境,都在恬淡如歌的潺潺水声里,在翻卷流动的长长历史画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