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9年01月15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小安溪上桥梁美

□ 作者 赵武强

穿越铜梁80公里的小安溪,又名临渡河,是涪江的最后一条支流。

它发源于永川区巴岳山东麓,流经永川、大足、铜梁、合川汇入涪江。在历史长河中,古人在小安溪河上先后建起数十座桥梁,每一座桥都有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

在小安溪的桥梁中,犹以二坪镇的众志桥、旧县街道的金瓯桥最为著名,被列为重庆古名桥,成为远近闻名的地理性标志建筑, 1989年铜梁县人民政府将金瓯桥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道光14年,在当地开明乡绅的主持下,众人集资,历时两年之久,修建了石桥。远观,牌坊楼顶犹如展翅欲飞的水鸟;近看,石牌坊为仿木结构的红砂石雕歇山式楼顶,楼顶上斗拱、雀替、抱鼓等雕刻均很精美。更为称奇的是,石碑坊上的枋心刻有花鸟神兽浮雕和数组人物故事。为彰显修桥义举,颂扬捐资建桥功德,激励后人,又在南桥头建造了石牌坊,并取众志成城之意取名为“众志桥”镌刻在牌坊横匾上。

金瓯桥又名瓯滩桥,建成于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是铜梁境内石桥中最为壮观而美丽的一座桥,桥面全长110米,宽7.2米,高9.25米。整座桥有十墩九孔,每孔净跨度8.76米,拱高7.2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桥身立面各孔的拱圈上有“■■”石刻龙造型装饰,桥面有0.73米高的条石斗龙栏杆,展现了建桥技术的高超、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创造力和清时工匠雕刻艺术的高超。

岁月悠悠,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安溪上的一些老桥完成历史使命而“寿终正寝”(如虎峰久远老桥),有的经过改造获得了新生(如蒲吕乐善桥、全德吼滩桥)。但它们承载着的给两岸行人和车辆过往带来的生活生产便利,永远镌刻在人们记忆的深处。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