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界别 农工党界别
高科技孵化培育正当时
“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随着汽车产业拐点效应的出现,我市需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动能,提升抗风险能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对世界新形势的科学预判和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民盟界别和农工党界别将深化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促进重庆市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等建议带到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以期为高科技的孵化培育、落地落细凝聚共识。
横比纵比认清实力
民盟界别在调研中发现,2017年我市高新技术数量同比增长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远低于广东等前沿省市。发展相对滞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市形成产业链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少,也没有形成培育成长的全链条。
农工党界别从科技成果转化入手,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发现,我市科技成果以成熟类的应用技术为主,为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提供了丰富的项目源,并且企业已成为科研开发的主体。但与周边的四川、陕西相比还有差距,在先进制造业、新材料、现代农业、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主要领域的科技成果登记量增量不足。
加速加劲培育转化
“建立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龙头企业的成长全链条。”为此,民盟界别将目光投向三个“库”:完善科技企业数据库,对进入数据库的科技创新企业,纳入各级科技计划体系支持范围;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根据产业布局实际,每年遴选一批有一定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入库培育,前瞻布局高新技术集群,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企业予以政策和经费支持;整合历年来我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据,建立全市重点认定对象信息库。此外,大力抓好龙头企业培育,在精准和跟踪服务上着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育和服务,发挥龙头企业技术溢出效应,形成对本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在强化培训促进政策有效落地、加大市区(县)联动和多部门协同、切实做好人才保障等方面下功夫。
“打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智能产业集群。”农工党界别建议,在全市范围内遴选若干经济条件好、配套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好的国家高新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进行中小企业园区试点,并着重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的发展模式,重点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智能化产业布局,促进智能技术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集群式发展,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产业创新集群。“还可以在强化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委员们建议,加快科研体制改革,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运行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合作;支持产学研各方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鼓励联办企业、共建研究开发机构、中试基地,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落地步伐;积极利用财政资金,设立协同创新专项,支持中小企业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项目研发、技术创新、产品孵化等。另外,还要加快制定政策、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规。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政协各界别履职的目标和方向。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型企业发展,市委、市政府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让重庆高科技发展更好更稳,也是界别群众共同的期待,民盟、农工党界别委员的建言,恰逢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