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工程试点获批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助力加快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落地见效
本报讯 (记者 李祥) “我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工程试点获得国家批准,首期中央奖补资金10亿元已到位。”日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传出的这一消息,令住渝全国政协委员们振奋不已。该工程试点获批,正得益于他们去年提交的一件集体提案《关于支持重庆加快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建议》。
地处长江上游地区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重庆,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去年全国两会前夕,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共同聚焦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以提交集体提案的形式,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重庆统筹指导、支持重庆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加大对重庆生态修复资金投入,助力重庆加快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该提案得到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民银行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去年8月17日,国家发改委在提交的答复函中明确表示,自然资源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启动新一轮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对于符合中央财政支持条件的项目,按程序择优确定支持。
据悉,重庆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选择“一岛两江三谷四山”为试点区域,主城区整体处于修复区之中,力求城市和生态系统融为一体。试点区域位于长江、嘉陵江汇入三峡库区的咽喉部位,对整个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具有很强的带动性、示范性。我市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试点区域生态功能有效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现“山青、水绿、林茂、田良、湖净、草盛”目标,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该提案还有不少建议得到积极采纳。如针对从国家层面制定支持重庆加快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指导性文件的建议,国家发改委加快推进相关规划落实,并抓紧研究长江两岸造林绿化问题,基本形成了推进包括重庆市在内的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的规划和政策体系;针对关于加大对重庆水污染防治资金支持力度的建议,中央财政继续通过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重庆市加快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针对将重庆纳入第二批国家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建议,人民银行表示积极支持包括重庆市在内的生态基础条件具备、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探索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更好地发挥绿色金融对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