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9年03月1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揭秘816地下核工程

□ 作者 冉启蕾

长达20余千米,面积1.3万平方米,洞室内可以建足球场或盖20层高的楼房,这样的人工山洞你见过吗?这个人工山洞,就是中国最大的地下核工程——816核军工洞。
816核军工洞体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的白涛街道,隐藏在崇山峻岭之中。走进洞内,你可以看到,洞体笔直而宽阔,其空间完全允许载重卡车轻松驶入,其深度一眼望不到尽头,洞内岔路、楼梯、电梯、厂房随处可见,排水沟、通气管道一应俱全。大厅顶部,还有许多圆形的通气孔,通气孔在山外的出口便是高大的烟囱,在大厅四周的墙上,至今仍保存着钢制的走廊和当年的标语。
“816核工程”是作为甘肃404工厂(生产“重水”的高度机密军工企业)的后备核企业而筹建的。上个世纪60年代,中央决定在三线腹地建设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为了隐秘,要求该核原料工业基地靠山进洞。
1966年9月,周恩来总理批准修建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根据保密的需要,将项目命名为816核工程。中央迅速选定了一批科学家、国防专家、军事家组成秘密勘探工作组,在大西南的多处秘密选址,最后确定将816核军工项目的地址,选在地处偏僻、山高路陡的涪陵白涛大山深处。
1967年,一支神秘的特种兵部队秘密进驻涪陵白涛深山,816核军工洞正式修建。816核军工洞体紧靠乌江,背靠武陵山,在山高林密的山包下,从外貌看,除笔直高大的排气烟囱外,看不出任何工程的痕迹。816核工程的洞体工程全部由部队承担,中国人民解放军8342部队承建了主体工程,8342部队全部实行四四建制,即一个团四个营,一个营四个连,一个连四个排,一个排四个班,每个班有10多人,全师共四个团再加两个独立营共两万多人参与该工程的建设。工业部也陆续派出三个建筑公司:即22(土建)公司、23(安装)公司、二机部第二设计院参与建设,三个公司主要任务是架桥铺路、建厂房和住宅区。在当地的各县调配民工1万余人,从全国征调的科技人才和核工业404厂转调的技术人员也近1万人,前后有6万军人和技术职工参加了816核工程建设。816核军工洞工程及附属设施总投资7.4亿元,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
经过17年的秘密施工,1984年底,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对国防战略进行了重新调整,党中央国务院一声令下,这个神秘的核工程被叫停。至此,该项目已完成了85%的建筑工程、60%的安装工程。
时隔18年后的2002年4月8日,国防科工委以科工密办(2002)14号文件同意了对816核工程解密,并且下达了对816核军工洞体全面解密令,816地下巨型核军工洞终于向世人揭开了它那神秘的面纱。2010年,816核工程首次作为景点向游客部分开放。随后,为了进一步完善升级景区设施,经中央批准,2015年涪陵区政府对816核工程进行为期一年的全封闭打造。修整后的816核工程作为红色旅游景点,正式与广大游客见面。

816厂的老职工们,始终忘不了,在那个“备战、备荒、为人民”的特殊年代,在中央的指示下,一批根正苗红的特种兵部队、科技人员、知识分子和特种工程人员,肩负时代使命浩浩荡荡开进了白涛乌江边的大山里,开始了一项神秘工程。其中一位姓伍的退休老人回忆:“1967年,我还是山东某厂20多岁的科技人员,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接到了去四川重庆的一家工厂工作的调令。对于我来说,重庆这个地名遥远而陌生,但那时的我,为了响应党和国家三线建设的号召,二话没说,扛起背包便来到了重庆白涛镇的一座名叫金子山的大山里报到。直到这时,才知道在这座大山里即将开始进行一项秘密工程,但不知具体是干什么的,大家的保密意识很强,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直到半年后,才知道自己所从事的是一项伟大的核工程——核军工。”
当时,一些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此不解,816核军工洞的建设为什么选择在了紧靠乌江、背靠武陵山的白涛小镇?后来才明白,在这山高林密、白雾缭绕、人迹罕至的地方建核军工洞,一是隐蔽性很好,地理位置特别适合三线建设;二是生产核原料需要大量的水循环,而乌江则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建厂伊始,816核工程便作为国家高度保密的军工单位,厂区有一个团的部队负责警卫,建设地点也绝不允许外泄,通讯地址只能写重庆市4513信箱,职工家属不能进厂区,职工回家探亲也不能随便请假,经过严格审查获准后才能回家探视亲属,但必须签订保密协议。而且,那时的816核工程非常偏僻,没有公路,从白涛镇到重庆主城坐船要花上整整一个晚上。就在816核军工洞定址白涛镇以后,涪陵白涛这个地名便在中国地图上消失了。
816核军工为啥要修那么大?为啥要修得那么坚固?不少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洞体内厂房进洞深度400米左右,顶部覆盖层最厚达200米,核心部位厂房的覆盖层厚度均在150米以上,816洞体自然可以预防100万吨当量氢弹空中爆炸冲击和1000磅炸弹直接命中攻击,当时尚无任何炸弹可以穿透这样厚的岩石层。
该洞体施工挖出的石方量有1500万立方米,如果将这些石渣筑成一米见方的石墙,可长达1500公里。816洞体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反应堆部分和废料处理部分,反应堆部分是整个工程的核心。有资料记载:整个洞穴全长有21公里多,大型的主洞有19个。当时根据需求进行了不同规划:人员出入口、汽车通行洞、排风洞、排水沟、仓库等应有尽有。里面共有大小洞室18个,道路、隧道等130多条。特别是20层楼高的巨大空间里,设施构造星罗棋布,人们宛如进入一座巨大的迷宫。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人类信息水平飞速发展,军事发展的新趋势,以新一代侦察卫星为标志的侦查和情报收集手段越发先进和精确,以固定发射井为依托的路基核武器,基本已经失去了作为战略威慑器的作用,固定核武器在现代化战争面前无异于靶子。加之816核工程的最大功能是制造核武器的燃料,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生产力较为落后,能够生产核武器的设施很紧缺。当时的816核工程显得很重要。但是随着我国国防现代化的发展,已经没有制造这类武器的必要了,所以,中央果断停止老式固定核设施的建设是形势所需,国防所需。
816核工程以旅游产品的形式对大众开放,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816核工程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国防教育工程。作为旅游景点的816核工程,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