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9年03月1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李可染邹佩珠情定黑院墙

□ 作者 姜孝德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当代著名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代表作品有《万山红遍》《漓江山水天下无》《杏花春雨江南》《山城朝雾》《看山图》等。1943年至1946年在江北磐溪黑院墙里的国立艺专教学。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邹佩珠(1920-2015),女,浙江杭州人。当代雕塑家,李可染夫人。1938年考入国立艺专雕塑系。1944年毕业于江北磐溪。1946年应徐悲鸿之邀任教于北平艺专。代表作有《彭雪枫烈士纪念碑雕像》《抗日战争群雕》《掷铁饼》等。1949年后一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1943年春末的一天,身在重庆的李可染到国立艺专去找四妹李畹。因为艺专刚刚经历了一次搬迁,他不知道学校的具体位置,便走走问问。走着走着,他看见一位女学生正在路边画水彩,就走上前去看了看,顺便问对方艺专在哪里。那位女学生的心思都在画画上,也没抬头,随口回答道:“你一直往前走,走不多远,有个叫黑院墙的地方,那里就是我们学校了。”李可染听后很高兴,又问对方知道不知道有个叫李畹的学生。一听到李畹的名字,那位女学生立即停住了手里的笔,抬头仔细打量了李可染一下,然后说:“李畹是我的同学,她现在正在宿舍里,你去找吧。”
这位女学生,就是李可染后来的妻子邹佩珠。李可染和邹佩珠能成就姻缘,李畹功不可没。国立艺专从云南迁到四川璧山的时候,李畹考了进去。她虽然比邹佩珠低一届,但两人却住同一个宿舍,后来又同睡一张双人床。李畹平时很用功,说话也不太多。她见邹佩珠成天笑眯眯的,办事也挺利落,对她就很有好感,心里有什么事也总想说给她听。日子一长,两人走得越来越近。交往过程中,邹佩珠从李畹那里知道,她重庆有个二哥,叫李可染,是个画家,正在“文工会”做事。
这一年暑假过后,李可染到艺专任教,李畹特意把他介绍给邹佩珠。当时,邹佩珠笑了笑,向他点了点头,说:“您好!”李可染也笑了笑,说:“那天就是向你问的路啊!”说完,三个人都笑了起来。
到艺专后,学校给了李可染一间教师宿舍,大约有七八平方米,地点就在教室下面的竹林边上。在他的宿舍里,放着一张床,一张画画的桌子,一个脸盆架,一把藤椅——小小的房间被挤得满当当的。
有一天,邹佩珠在李可染的宿舍墙上看到一把京琴,就说:“听说你京琴拉得不错,还懂京戏。”听她这么一说,李可染顿时来了精神,扬手把挂在墙上的京琴拿下来,定了定弦,就拉了起来。那琴声,流畅、婉转、悦耳,邹佩珠听得很是陶醉,随口说道:“嗬,拉的是京戏曲牌《柳青娘》!”李可染一下子收住弓,吃惊地望着她,问道:“你也懂戏?”邹佩珠微笑着点了点头。李可染望着自己面前站着的这位清秀、美丽且才情出众的江南姑娘,不禁心头一震。
聊天中,李可染知道邹佩珠受母亲的影响,从小就喜欢看戏,十几岁的时候便在杭州看过昆曲名家白云生、韩世昌联袂主演的《游园惊梦》。当时,邹佩珠还十分神往地说:“他们二人在悠扬的笛声里边舞边唱,真是令人心醉啊!”李可染说:“你那才是真正享受到了人间最美的艺术呢!我为什么迷京戏?就是因为它美。不管是唱腔、扮相,还是音乐、做功,哪一点不美都不行。”邹佩珠连忙说:“你对戏这样懂、这样迷,现在有了音乐学院,要是专给你开个戏曲系,你能教得了吗?”李可染笑了笑,非常认真地说:“能!”
邹佩珠是浙江兰溪人,父亲邹德仁原来是个做鞋的学徒,后来专做收购牛皮的生意,为人忠厚、老实、善良,妻子徐香莲聪明、美丽、手巧,而且很善于理财持家。邹佩珠在家排行老二,1920年农历七月初七生,既有父亲忠厚、老实、善良的一面,又有母亲聪明、美丽、灵巧的一面。她在艺专雕塑系读书,很活跃,也很有能力,做过学生会主席,还喜欢唱京剧。邹佩珠原来唱旦角,等到李可染给她说戏时,发现她嗓音高亢,也很宽,便让她改唱老生,接连给她说了《坐宫》《捉放曹》《乌盆记》等戏。后来,李可染给艺专的学生们排演了整出的《奇冤报》,邹佩珠饰演刘世昌一角,其表演赢得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掌声。
接触、相处久了,李可染和邹佩珠之间慢慢产生了感情。1944年初,学校给了他们一处稍大一些的房子,他们便结婚了。结婚之前,两人一起动手,用石灰水把墙刷了刷;买不起新床,就铺了一扇大门板。他们的证婚人是郭沫若,主婚人是林风眠,介绍人是他们的老乡刘开渠。结婚时,望着瘦弱的李可染,邹佩珠心里一阵酸楚,对李可染说:“你放心,我一定把你照顾好,让你逐渐恢复健康。”
李可染前妻去世后,为他留下了四个儿女,此时李可染已37岁,而邹佩珠只有24岁,但她对李可染没有一丝一毫的嫌弃和抱怨。而且,认真了解李可染坎坷的生活经历及其忠厚、善良的为人后,她从结婚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勇敢地承担起这个家庭的重担。当然,李可染也为自己有了这样一个勤奋、聪明、美丽且通情达理的妻子而深感欣慰。
由于志趣相投,婚后,他们的日子是苦中有乐,过得很美满。这年年底,他们的儿子李小可出生了。因为母亲奶水少,他们就养了几只羊,自己挤奶,还喂了几只鸡。一次,李可染出去办事,一连三天没有回来。邹佩珠在家里带着孩子,又累又急。等李可染回来,才知道他去听戏了,因为戏好,就一连听了三天。邹佩珠气得大发雷霆,一怒之下,竟把“床”都坐塌了。她大声质问道:“李可染,你要是这样只迷戏,你的画还能成吗?”李可染自知理亏,无言以对,以后再也没有犯过这样的错。
那是邹佩珠第一次对李可染发这么大的火,也是她和李可染相伴一生中惟一的一次。后来,邹佩珠说:“我把终身托付给他,既是看中了他的忠厚、善良、人品好,更重要的是他有才,画好,民族、国家需要他这样的人。如果不是这样,他一天到晚泡在戏园子里,丢了自己的画,我的期望、我的责任,还有什么意义?”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