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全面小康 书写时代答卷
特派记者 文博/文 龚伟/图
又一次踏春之行,又一段梦想启航。
2019年的全国两会,以其特殊的历史时刻、新的时代坐标备受期待和瞩目——
步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关键之年,即将迎来70岁华诞的伟大中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将以怎样的新姿态奋斗追梦?这一份答卷,世界瞩目、举国聚焦。
党政所需、民意所指,正是履职所向。怀揣这种共识,33名住渝全国政协委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委员的责任和担当——
一
全面小康,以人为本,一个都不能少。乡村振兴、城乡教育、医疗卫生、食品安全……不同的领域,同一个焦点,委员们给出了智慧的思考。
“要为乡村守文脉、铸灵魂!”这是刘旗委员的心声。他深知,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要求,也是全面小康的任务目标。
同样从事教育工作的杜惠平、黄燕苹两位委员分别关注着“一小一老”。“引导托育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让0-3岁的幼儿享受专业安全的服务”“加快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用智能化手段让失能、空巢、‘五保’‘低保’等老人享受更优质的养老”……他们聚焦“朝阳”与“夕阳”,播撒着最温情的力量。
王煜宇委员挂心着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希望为食品安全套上法律“紧箍咒”。“半边天”的权益让张玲委员时刻牵绊,她建言在法律政策层面给予女性更多的支持保障。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要为救命救急药纳入医保点赞!为中共中央的政策点赞!”站在人民大会堂的发言席上,奋斗在救死扶伤一线的任红委员,对城乡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期望。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委员们用积极履职来回应民生关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
二
全面小康,发展为要。无论会场内外,“高质量发展”是贯穿其中的高频词,亦是委员们讨论的热词。
如何坚持高质量引领,迎难而上打好“三大攻坚战”?常年从事法律工作的彭静委员,聚焦金融风险防控,以一贯的职业敏感触觉,时刻关注着大数据风险预警平台和地方金融监管系统,并建言加强数据共享和监管协调,不断提升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风险的甄别、防范和化解能力。
脱贫攻坚,入之愈深,其进愈难。王新强委员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返贫现象,建议建立可持续脱贫政策保障长效机制,逐步提高农民的“两不愁三保障”基准,将贫困户“扶上马”再“送一程”,实现真脱贫目标。
全面小康,贵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余国东委员带着如何处理乡村污水的问题,多次走进乡村调研。他大声呼吁,推行“投、建、管、运”一体化运营,力促乡村污水治理行业高质量发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
丁时勇委员针对与传统发展方式相伴而生的陈旧观念和思维定势,在助力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方面靶向支招。“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丁时勇道出了委员们的共同心声,“只有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打赢三大攻坚战,才能确保实现全面小康,为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现实基础。”
三
“政协没有名誉委员,只有责任委员,所有委员都要尽职尽责,用心用力。”3月13日,汪洋主席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让委员们倍感振奋。如何高质量完成委员作业,为决胜全面小康贡献决胜之力成为大家的第一目标。
会场内,重庆“好声音”频频发声,回应着用心用力的责任担当。委员们在联组、小组讨论中发言120余人次,接受中外媒体采访270余次。提交提案106件,立案89件。18篇大会发言与任红委员登台发言呼声同频,致力于民计民生的方方面面。
会场外,委员们带上“作业”,已然踏上履职新征程。他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我会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要求,多调查研究,了解民情,咨政建言。”刘文贤委员结合分管的信息工作,列出了履职清单,表示将在网络议政和协商议政方面下足功夫。
来自民营企业的严琦委员则表示,将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引导所联系的群众、企业推动改革发展,把中央对民营企业的关怀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汇聚强大力量。
相约春天,怀揣梦想,用奋斗定义未来,他们将为决胜全面小康迈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