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王新强
共担绿色转型“上游责任”
本报北京讯 (特派记者 文博/文 王加喜/图) 此次赴京参会,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王新强带来了4份“作业”,其中最为他看重的当属长江上游地区产业绿色转型的相关建议,“希望拿个好成绩!”王新强爽朗地笑道。在他看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格局不断巩固”不仅是去年的总结,也是自己继续关注的重点。
“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短板值得高度重视!”此前,通过深度参与到联动四省市、跨越数千里的专题调研,王新强在产业结构和环保机制两个方面思索良多。他发现,四省市传统产业占比重,能源密集型和大规模工业产业均较多,区域之间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同时,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仍然存在,比如对于资源使用或受益者给予经济补偿未有明确使用规定;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做关停处理之后,缺乏后续配套动作,导致落后产能退出节奏慢、难把控。
如何共担“上游责任”,书写长江上游地区产业绿色转型的漂亮答卷?王新强建议,要组建长江上游流域产业绿色转型战略联盟,促进和协调地区之间产业绿色转型整体联动与合作,多方参与,互惠发展。他说,这既需要国家层面的规划引导,也需要长江上游各省市的团结协作。通过建立长江上游流域生态环保协同管理机制,打破传统行政单元管理模式,让长江上游各省市共同描绘流域管理“一张图”,共同承担起“上游责任”。
“产业结构的优化也势在必行。”王新强从扶持企业创新、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以及完善政策、人才、服务配套要素等方面积极建言,希望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设立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专项基金,制定资源补偿费用管理办法,助力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步伐。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