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全媒体讲好政协故事
我市政协系统骨干通讯员培训班开班
本报讯 (记者 邓永宏) 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政协新闻工作者特别是骨干通讯员,如何更好把握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生动鲜活地讲好政协故事? 4月15日,市政协副主席谭家玲在市政协系统骨干通讯员培训班开班仪式上指出,夯实基本功,激活原动力,担负新的职责使命,掌握新的知识技能,从而更加有效地宣传政协、服务委员、影响社会,进一步提升政协新闻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凝聚力。
“没有新闻实践的‘十八般武艺’,没有‘几把刷子’的真功夫,再好的资源也会成为一堆‘废料’。”谭家玲从通讯员的基本概念娓娓道来:“以通为基,以讯为资,以员为要”,并提出了通讯员应在四个方面积极修炼、当好骨干的要求。
——要掌握思想武器,努力成为学习践行新思想新理念的骨干。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会贯通、知行合一,体现到新闻策划、组织和采写实践过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化于文,学进去、写出来、带起来。
——要掌握运用新装备新技能,努力成为全媒体宣传的骨干。要把握全媒体时代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用好用足全媒体时代网络文化新、快、悦、享的“画风”。在多样化呈现、互动化传播上做文章,在网言网语上下功夫,在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上花心思,从而让新闻宣传工作的形式活起来。多生产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内容产品,让新闻内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接地气。要着力打造有特色、有品位、有影响的政协全媒体新阵地,努力形成全市政协宣传的强大“舆论场”。
——要生动展现新方位新作为,努力成为讲好政协故事的骨干。从认识和把握、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注重修炼基本功,生动鲜活地讲好重庆政协故事。做到懂政协知政协,坚守政协新闻的政治性、人民性、时代性、创新性、统战性,抓重点对焦点。
——全面坚持“时度效”“走转改”,努力成为践行“四力”要求的骨干。认真处理好“时度效”三者的关系,做到及时、适度、有效。准确把握新闻“时度效”,需要在锤炼“四力”上下真功夫、强真本领。要走向基层、贴近群众,练好“脚力”,把握形势、把准大势,开阔“眼力”,善思多谋、善想多干,补足“脑力”,言之有物、言之有味,练强“笔力”。
据介绍,此次培训由市政协新闻宣传中心联合西南大学文学院共同举办,培训时间共5天,约120余名区县骨干通讯员参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