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9年05月10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副刊
版面翻页
副刊
03

呵护老镇一条河

□ 作者 李晓

一条河,潺潺流淌,一条河,它从心上哗哗哗流过,它是陪伴着一座老镇的母亲河。

这条河环绕着老镇,在它清澈流水的倒影里,见证着古镇的前世和今生。

伫立古镇两岸,碧波荡漾,绿树婆娑,古朴老街焕发风采,百年老桥倒映在流水中,默默述说着光阴的故事。

漫步在雨后河边,垂柳依依,一股清新的泥土味儿扑鼻而来。“雨停了,这河也不浑,水是清亮亮的。”在河边赏景的一个居民喜悦地说。在河边漫步的,有老街三三两两的居民们,这是属于他们的河,属于他们的轻松时光。

一个中年男人沿着河岸边走边看,一路同居民们亲热地打着招呼,居民们乐呵呵地喊他“熊大哥”。这条河,是熊大哥心里的一块“自留地”,他差不多每天都要到这条河来走一走,看一看,河岸上哪里有垃圾了,河面上哪里有漂浮物了,都得及时打扫和清除,他眼里容不得这条河的面容有一点污染。熊大哥来到老镇居住,已经有了30多年时光,见证了这条河流的历史。那些年,河流污染严重,臭气熏天,熊大哥和老镇的居民们一样,心里着急,期盼着环境改变的那一天早点到来。

那些年啊,河里钓起来的鱼,居民们也不敢吃,嫌它脏,怕有毒。而今河流梳妆打扮了,掬一捧河水起来,可以直接入口就喝,河里自然生长的鱼,香得很啦。

一条河,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城市进程不断加快,沿岸企业也雨后春笋生长着,让河流不堪重负,河水污浊,河岸垃圾成山。居民们痛心啊,那条从前的河流,流到哪儿去了?

来看一看,一条河流的容颜,是如何改变的。几年来,这条河流实施了二三级污水管网改造工程,生活用水处理管网还进楼入户,收取老镇两岸居民们的生活污水,这是为河流拥堵的“血管”清淤,为河流憔悴的脸面美颜。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河流,在老镇居民们欣喜的目光中,如约而来,欢快而至,哗啦啦地流淌,哗啦啦地奔放。

一条河,5年前还有了呵护它的主人,就是河长,河流流经老镇的河段,就有7个河段长,老熊就是其中的一名河段长。

这河段长的责任可大着啦。老熊每周要巡河好几次,每次巡河不只是看看风景,是有沉甸甸的责任压在心头。河流的清洁,污水的严格排放,河道是否畅通,两岸是否有乱耕乱种,垃圾是否及时清除,居民们的环保自觉行动到底怎样……这些,都是老熊在巡河过程中要解决的,这些巡河中需要解决的事儿,甚至比自己家里的环境卫生还要让他上心操心,哪里发现问题了,得马上整改,河流的哪一个段落,居民们一旦有了意见和建议,得认真倾听,迅速采取措施给予解决。这哪里是简单的一条河啊,这分明是一条流经老镇居民们心里的河。有天深夜,老熊在梦中看见河的一个地段堆码了垃圾,他从梦中惊醒过来,急着要从家里赶往河坝去处理,等明白是在做梦时,他心里才轻松下来。

在老熊的感召下,老镇居民们自发行动起来,加入到悉心呵护河流的队伍中,从河流里打捞垃圾,在岸上打扫清洁。老街里一个老大爷,常年挎着一个篮子,用一把小镢头,一点一点地在河流两岸拣拾垃圾,他蹒跚行走的身影,也成为河边动人的风景。

一条河,因为一个人、一群人的默默相守呵护,成为一座老镇的风景,一座老镇内心搏动的美好旋律。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