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9年06月18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巫溪:红军标语藏深情

□ 作者 吕文彬 文/图

红军小长征路过巫溪县留下的标语

 

在巫溪县通城镇张家老院子的土墙上,红三军小长征时留下的“红军为穷人得到土地粮食和平而战”等标语至今还展示着其独特的魅力。这些看上去直白的标语背后,体现的是红军宣传工作的深入,传递着人民的心声。
1932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反革命“围剿”。同年10月,贺龙率湘鄂西红三军,从洪湖出发,历经湖北随州、河南、陕西等地,翻越大巴山,沿川鄂边南下,于1933年1月13日进驻湖南桑植县城,结束了3500多公里的长途转移,史称“红三军小长征”。
巫溪地处渝(川)陕鄂交汇处,有“巴夔户牖,秦楚咽喉”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幅标语就诞生在“红三军小长征”进入巫溪境内之后。
1932年12月15日,红三军在贺龙的率领下,穿过秦岭山区坝河大山沟后,登上重庆、湖北、陕西交界的鸡心岭,成为最早进入川渝的主力红军。
进入巫溪境内,红三军智取一线天、激战七蟒峡,取得了红军入川第一仗的胜利,国民党时任巫溪县长蒋登弟闻讯,吓得弃城逃跑。
穿越神农架原始森林、翻过阴条岭、攀越大峡谷……12月18日,左右路军在通城夏布坪会师后,部队前往通城坝。队伍经过通城镇长红村时,天已经渐黑。因山路陡险,不宜夜行,贺龙便决定部队就地宿营,司令部就设在还乡团团总张传松家的张家大院。
当晚,贺龙在张家大院主持了红三军司令部会议,研究确定了攻打巫山大昌镇的作战计划。走出房门,贺龙见门口有泥墙,就让政工人员写标语。
就这样,司令部门外的墙上留下了“红军为穷人得到土地粮食和平而战”等标语,并在标语的下面落下“红三军政治部,一九三二年冬,红军路过此地初次宣传”等字样。
当红军战士在泥墙上粉刷标语的时候,他们并不是在宣传什么空虚的口号,而是大声地说出了这些父老乡亲祖祖辈辈的心声。正是因此,当地群众始终将这些标语视若珍宝,即便是在国民党部队反扑的血雨腥风中,也要想尽办法将其保存下来。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