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弯弯不再远
四米多宽的水泥路,从大山脚下出发,一直向山顶盘旋,即便悬崖峭壁在前,也绝不会停下。我驾驶的汽车跟着它一起,向山顶驶去。目光透过车窗,路旁是一派葱茏迷人的景象。
到了山顶,我将车停靠在路边。迎面的风,带有柴木的清香,望着逶迤的水泥路面,我的心豁然开朗。山脚流淌的溪水、白色的水泥路面、葱葱绿绿的林木、清脆悦耳的鸟鸣,它们相交相融,描绘出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气象万千,意境悠远……
我以前是害怕回老家的。想到那弯弯曲曲,总也走不完的山路,我的腿肚子开始抽筋般疼痛难耐。
这股疼痛的记忆,源自我小学二年级时。那年,我们一家打算回老家过年。老家位于大巴山深处,由于交通不便,乡亲们出趟远门,只能靠走。因此,在出生后,我未曾回过一次老家。本着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勇气,第一次回老家,我的心里还是装满了期盼。父亲告诉我,老家屋后的山崖上,住着一群活蹦乱跳的猴子。县城没有动物园,我从未见过猴子,只在《西游记》画本里,知道孙悟空是石猴变的。
刚一放假,我就吵嚷着要回去。但父亲和母亲要上班,没法与我同行。一番商量后,决定让幺爸从老家过来接我。
跟着幺爸,我走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向老家进发。时间流逝,我的脚步从最开始的轻盈激动,变成了后来的酸软无力,可老家依旧不见踪影。望着连绵不绝的大山,我问幺爸:“老家还有多远呢?”
幺爸指了指前面那座大山,说:“翻过那座山就到了!”
我有些饿,拿出饼干,一边狠狠地咬,一边加快脚步。心想:翻过那座山,我就可以见到猴子了。但翻过那座山后,还是不见老家的影子,而前方呢,依旧是连绵不绝的大山。我有些不耐烦,又问幺爸:“老家在哪里呢?”
埋头走路的幺爸说:“翻过那座山就到了!”
那次回老家的路上,到底问了多少次“老家还有多远呢”、“老家在哪里呢”,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我清楚地记得,我的脚底下磨出了一个又一个鼓得晶亮的水泡,双腿硬梆梆的,几乎抬不起来。直到天也差不多黑下来,老家才在黑魆魆的又一座大山半山腰,现出了朦胧的身影。
夜里,我一身酸痛,多次被屋外“呜呜呜”嚎叫的山风惊醒,难以入眠。想到几天后,还要像白天那样走回县城,恐惧在我的心底疯狂肆虐。此后,老家成了我已知世界里最不想去的一个地方。
在疼痛的记忆里,老家除了弯弯曲曲的山路,就是远得从早走到晚。
这次回老家前,我很为父亲担心:“山路难走,还那么远,父亲能坚持走完吗?”
“难走?谁说我们要走回去啊?”父亲看着我,一脸惊异,“前年老家通公路了,四米多宽的水泥路呢!”父亲美美地呷了口酒,扬扬眉毛,说。
从县城到老家,全是大山。想要在那种地方开凿一条可以开车的公路,不是不可能,但真是千难万难,工程量可不小。见我难以置信,父亲得意地向我普及起“村村通工程”来。我真是没有想到,偏居在大巴山大山深处的老家,也能被祖国的好政策惠及。
驾驶汽车行驶在四米多宽的水泥路上,我意气风发。那段童年时代的疼痛记忆,早被车窗外挤进来的风,吹得无影无踪了。
“你幺爸家,养了上百只土山羊,很多买家都是直接上门收购呢。”正说话间,父亲的手机铃声响了。接通后,里面传来了幺爸洪亮有力的声音:“哥,到哪里了?午饭要好了,正等你们呢!”“马上就到!”挂上电话,父亲催我快点开车。
转身向车门走去时,我步履轻盈。从山顶向下,再有两三公里路便是大山另一边的半山腰。那里,有我的老家。
父亲说,老家的老屋已经不在了,新建了几栋乳白色的小楼。幺爸除了养羊卖羊,还开了一家农家乐,接待前来游玩的城里人。我满腔疑问:“老家这么偏僻,会有人来吗?”父亲说:“有啊,生意好着呢,城里人夏天来避暑,冬天来吃烤全羊,不止你幺爸家,村里的其他乡亲们也都走上了致富路……”
父亲絮絮叨叨时,车子来到了又一个回转弯上。我略微侧头,看向窗外,即便是山林茂密,也无法遮挡几栋乳白色的身影。满目翠绿,它们是那么醒目,近在咫尺。
原来,我和老家间的距离,只差一条可以自由行车的水泥路。而今,一条逶迤于山林间的水泥路,把我的心和老家紧紧地拴在了一起。这条路,还引领老家乡亲们开门纳客,走向更广阔的山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