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9年07月16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副刊
版面翻页
副刊
03

我家的住房梦

□ 作者 杨辉隆

房子之于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房子是安宁,房子是幸福,房子是家……而我对住房的渴求,始于童年和青年时期住房拥挤带来的痛彻经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还未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父母生育了我们兄妹六人,加上爷爷,家里九口人吃饭,全指望父亲当公社干部的那几十元薪水,根本无钱建房子,一家人就挤在两间破瓦房里。因为住房拥挤,爷爷长期寄住在别人家,父亲也尽量住在公社的两人间干部宿舍,有时几个月也不回家。偶尔回来一次,就在床与床之间拉上一块围布,一家大小就睡在同一间房里。房屋的狭窄拥挤,仿佛把人也给挤扁了。那时,我曾天真地想,要是我们一家子都袖珍一点该多好啊!这种住房状况,直到我16岁参军也没有得到改变。其实,在那个年代,住房的窘迫,并非我们一家,在全国所有的地方,这是很常见的现象。

后来我退役在川西地区工作了近十年,却迟迟不愿结婚,一心要在家乡找个有住房的女子,想以此摆脱父辈们所经历的住房困窘!但事与愿违,计划经济年代,有房的女子实在难找,眼看快30了,再不结婚已是问题。在父母的催促下,还是在家乡找了一个住集体宿舍的女工。

1985年,我从川西调回奉节,安排在县城工作,仍然没有住房,而妻子又在远离县城十余公里的工厂。每天晚上,等别人都下班了,我就在办公室的长椅上睡觉,早上将被子卷起放在文件柜里。一个人还可以将就,可一到周末我和妻子就无家可归了,有时只好去小旅馆住,还得无休止地接受登记时那些大妈、大嫂甚至小妹儿的盘问。因为没有住房,好多年我都特别害怕周末的到来。

众所周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住房大多数是自己建造或购买,一般为私人所有。遭遇了无住房的尴尬后,我和妻子商量存钱,要自己买房子!于是我到银行办了一个零存整取的折子,哪怕十元稿费也要存进去。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曾无数次在梦里梦到自己有了房子,还“咯咯”地笑个不停。那时候,我多想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啊!

一个人的命运总是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的。在中国,很长时间,由于“公房”制度长期实行无偿分配和低租金的福利体制,住房的融资机制被严重扭曲,住房投资严重不足,全国主要城市均面临着住房严重短缺的问题。1978年10月20日,邓小平在北京视察新建的几十栋公寓住宅楼时,曾问随行的工作人员“居民住房可否成为商品”,但当时在场的同志没有一个人敢回答,邓小平于是又自言自语说:“如果房子算商品,我这几年也还有点积蓄,想买套房子给朴方,我的其他孩子不需要照顾,只有这个朴方,是因为我致残的,我需要照顾他。”

这年秋天,邓小平访问新加坡,特地听取了当地官员关于公共住房计划的介绍,并登上高楼,鸟瞰当地的住宅小区,走进当地一个普通民房,认真看了每个空间。9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城市住宅建设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传达了邓小平关于解决住房问题的指示:解决住房问题能不能路子宽些,譬如允许私人建房或者私建公助。之后,1980年1月第二期《红旗》杂志发表《怎样使住宅问题解决得快些》一文,论证住宅不仅是个人消费品,而且是商品,私人购房与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矛盾。一石激起千层浪,“住宅到底是不是商品”这个话题一时成为社会广泛讨论的热点。

1980年4月2日,邓小平在北京一片灰旧低矮的建筑物旁,同胡耀邦、万里等谈到建筑业和住宅问题时说:“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不久,1980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转《全国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正式提出实行住房商品化政策。

这是对新中国成立后把住房看作福利品的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颠覆。从此,住房制度改革在各地逐步展开。

1989年夏天,奉节县有史以来第一栋商品房建成,消息公开后,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抢购风。我赶紧凑钱买到一套38平方米的小户型,尽管只有一室一厨一卫,但我和妻子仍然欣喜若狂。记得搬家那天,4岁的女儿也高兴得不得了,雀跃着在新房里窜进窜出。住进新房的第一个晚上,我和妻子相拥着哭了,那是高兴啊,因为我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1992年,单位为解决职工住房困难,在县城中心地带将原有的旧房推倒,集资建一栋集办公、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楼,我也集资了一套68平方米、两室一厅的住房。1994年春节我们一家再次住进新居,虽然没有了第一次拥有住房的激动,但感觉房子大了,眼睛亮了,心情自然和往常不一样。妻子还说,以后再也不想搬家了,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情。

随着三峡工程水位的上涨,奉节老县城要整体搬迁。2003年我在新县城购了一套100余平方米的住房,不仅实现了住得舒适的要求,人居环境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原以为今生再也不会换房子了,未曾想到,女儿大学毕业后,被选调到万州区当了公务员,我也临近退休,为了和女儿住得近一些,于是我卖掉奉节的住房,用公积金贷款在万州区最好的地段买了一套140平方米的电梯房,一家人住进了三室两厅两卫带错层的宽敞房子。

今年清明节,我们兄妹前往老家祭奠父母,站在父亲的坟前,我默默地告慰父亲:“爸,现在我们兄弟姊妹都住上了宽敞的房子,您一生经历的住房困境,在我们这一代完全破解了,您就放心吧!爸!”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