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坑老”保健品销售渠道
忠县政协协商“加强保健食品行业市场管理”
本报讯 “柿子有毒,会致命!”“吃这个,他的癌症病灶消失了!”朋友圈里各种“健康谣言”影响着老年人的认知。如何让更多的老年人走出“坑老”保健品的陷阱?近日,忠县政协召开监督性提案办理协商会,委员们与提案办理单位共同讨论如何加强保健食品行业市场管理。
今年年初,县政协委员甘林向忠县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强保健食品行业市场监管的建议》提案,呼吁推动老年人保健食品市场监管常态化。县政协将此提案作为主席会议视察督办重点提案,交由该县市场监管局主办。
“我关注这个问题已经一年多了,一些保健品厂商夸大功效、模糊概念,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权益。”甘林表示,这些不良企业和不法分子摸准老人求医心切、识别能力差的心理,宣称所售保健品“包治百病”,故意把保健品当药品推销。一些保健品厂商更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健康讲座”“体检活动”,“连蒙带吓”让老人掏钱。
为什么上当受骗的总是老年人?甘林在调研中发现,许多老年人对一些打“亲情牌”的销售手段毫无招架之力。她建议,与其让销售人员虚情假意地来问候,不如让老人感受到真正的温暖,多组织一些老年人的健康娱乐活动,丰富精神生活,给予老年人更多关爱和服务。而对于保健品的“会销”模式,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比如举行这种活动需要在有关部门备案,并提交相关资质证件,对于虚假或误导消费者的宣传,要加大处罚力度。”
“‘坑老’保健品销售渠道正向农村扩散。”参与办理协商会的委员们认为,还应以农村社区为依托,针对容易滋生谣言的信息,开展预防式科普宣传,让公众多掌握医疗卫生、健康、养生方面的知识;相关部门应加强立法,引导保健品厂商诚信经营、守法经营。针对部分保健品涉嫌欺诈和虚假宣传,除了进一步加强监管,还要建立相应的投诉举报机制,鼓励公众对保健品虚假宣传的举报,提高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的识假辨假能力。
“今年根据委员提案情况,已制定了保健品市场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县市场监管局负责人介绍,忠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第一时间排摸并突击检查辖区内保健品生产经营销售单位,围绕生产资质、营业资质、销售保健品目录和保健器材等事项展开深入检查。已开展行政指导、行政约谈32次,宣传活动7次,对12组保健品进行抽样检查,立案查处保健品案件1件。下一步,将开展主题为“科学认知保健食品,明白理性放心消费”五进专项科普宣传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依托网格化管理深入排摸线索、建立举报奖励制度等方式,加大保健品市场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重点提案视察监督有助于增强提案办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县政协将对提案视察监督情况形成专题报告报送党委、政府。希望所有承办单位都要以提案办理专项评议为契机,组织一次提案办理工作的‘回头看’。”忠县政协主席陈加义表示,今后要更加重视提案协商督办,真正做到协商中谋事、协商中办事、协商中成事,把委员的意见建议落到实处。(向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