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党建+物业”,老旧楼宇有了“管家”
本报讯 近日,渝中区召开首届“党建+物业”工作会议,做出以党建引领推动社区物业管理的最新部署。在此之前,区政协聚焦该区老旧楼宇物业管理工作持续发力,区政协副主席赵元政带领部分区政协委员先后前往两路口街道中山二路社区和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委员会开展视察,对即将推广的“党建+物业”老旧社区治理模式把脉献策。
渝中作为重庆老城区、建成区,“三无”老旧小区(无大修基金、无物业管理、无业主自治组织)体量大、密度高。以中山二路社区为代表的老旧小区,从2011年开始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的老旧楼宇基础配套落后、公共设施陈旧、安全隐患多、环境脏乱差、群众意见大,中山二路社区党委率先探索走出一条“社区党建+物业服务”的新路子——以加强党对物业工作的领导为突破口,成立了中山二路阳光物业服务中心,由社区党委书记兼任物业服务中心理事长,面向社区聘请了专职管理人员和各岗位工作人员,广泛发动社区居民党员,形成社区党委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中心“三方联动”服务模式,在渝中区首度实现老旧社区物业服务管理覆盖率100%,居民满意率95%。中山二路社区党委对“党建+物业”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成功扭转了长期以来“社区党委看得见、想管管不了,想管管不好”的社区治理难题,也为该区众多老旧社区的物管品质提升提供了新样本。
而这种社区管理模式成功的背后,有着政协人的身影。渝中政协连续组织三届政协委员历时近十年持续跟进助推该区老旧小区物管工作,曾多次深入中山二路社区的背街小巷、老旧楼宇中实地视察调研,为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物业管理品质提升建真言献良策,更是亲眼见证了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发展。
此次视察,委员们再次来到中山二路社区,对眼前干净整洁、秩序井然、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的社区新景象喜不自禁。委员们不禁赞叹道:“‘党建+物业’社区治理新模式改善的不仅是社区硬环境,更是提升了社区文化和邻里一家亲的软环境。”
目前,渝中区区委、区政府已联合印发《关于以党建引领推动社区物业管理和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的工作意见》,部署了以党建为引领加强社区物业管理工作,并以“党建+物业”为切入口夯基础惠民生,通过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把“党建+物业”与街巷整治、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同居民日常服务、社区养老、垃圾分类、安全稳定、文化建设等各项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李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