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统工业安上数字大脑
——涪陵区政协助力工业大数据智能化建设
本报讯 在涪陵卷烟厂的智能化生产车间里,3条自动化香烟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行,一缕缕烟丝正在从全自动的制丝生产线转移到转接包装线上,按照电脑预先设定的程序,包装成一盒盒香烟,中间几乎不再有人工参与制作,一切都交给机器完成。近日,涪陵区政协组织委员围绕“助力工业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开展视察,面对全数字化生产线,委员们纷纷点赞。
涪陵是全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自2018年以来,已建成涪陵卷烟厂、华峰化工、大朗冶金、太极印务等4个市级智能工厂,太极桐君阁、葵花药业、三爱海陵等20个数字化生产车间,数量居全市区县之首。如何助力涪陵工业乘上大数据智能化的东风,为传统工业大区注入全新动能,是这次区政协视察活动的初衷。
“推动工业与大数据智能化深度融合,平台是重要基础,必须要重点推动企业建设研发平台,打造创业孵化平台,推动‘互联网+’企业集聚创新发展。”在随后的座谈会上,陈圣玲委员的发言点燃了讨论的热情。
“可以依托涪陵科技创新中心,建立融合线上成果转化对接平台和线下科技服务平台的涪陵科技大市场。”“要加大对智能制造的资金投入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先进成果,促进工业企业与大数据、智能化技术的有效对接。”
发言一个接一个,气氛越发热烈。区经信委负责人表示,科技创新是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建设的重要一环,但目前如何推进智能化改造也是当务之急。
“智能改造要有合适的实施路径,建议坚持由‘点’及‘面’的原则,指导企业转变观念,帮企业算好‘智能’账,实现由‘要我改造’到‘我要改造’的转变。”
“要制定《涪陵区智能制造支持指南》,明确智能制造支持重点和方向。要建立市场化应用机制,降低个体获得大数据智能化前沿技术门槛,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形成以智能化为特征的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氛围。”
……
“好风凭借力,大数据智能化就是工业发展的东风,我们必须乘势而上,紧抓机遇,为涪陵工业经济赋能添彩。”区政协副主席况东权强调,区政协要继续关注支持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凝聚各方智慧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况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