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 开放办学
荣昌区政协专题协商教育改革
本报讯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育改革,我认为首要的是尽快建立提升教师队伍质量的长效机制!”7月26日,在荣昌区政协组织的教育改革专题协商座谈会上,蒲德伦委员的建议,可谓掷地有声。
区教委负责人郭永雄介绍,2018年底,荣昌区出台了《荣昌区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工作方案》,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工作,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同时深化队伍建设改革,加大了教师队伍招录、培训、激励、考核和交流等方面改革力度。
尽管当前荣昌区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有所提高,但通过调研,委员们仍清醒地看到了一些不足。
蒲德伦在调研中发现,该区中小学教师受编制配备和职称岗位设置影响,教师校际间正常交流难、交流少,教师职称评聘难度大,导致教师队伍积极性不高,优秀教师数量少、影响小。建议建立绩效政策,完善教师职称评聘政策、绩效考核制度,建立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同时,着力提升教师队伍质量,通过校地合作,采用教师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提升荣昌教育质量。
“建议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冯前君委员建议,要积极推动黄金坡优质教育集群建设,加快建设黄金坡优质高中、初中和小学,力争早日建成投入使用,缓解城区学校学位不足的压力。
冯前君的建议引起了李黄琼委员的共鸣,她呼吁,加快推进桂花园小学扩建和公办幼儿园改建工程,有效化解学校大班额问题和主城只有一所公办幼儿园现状。
“加大教育对外开放,推进与中央民族大学附中教育合作。”在刘涛委员看来,区教委要做好托管校班子配备和队伍建设,支持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荣昌中学高中教学质量,从“点”上破解荣昌百姓对“上好学”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并以点带面发挥其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助推全区教育跨越发展。
“注重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改变目前70%的学生停留在C等级课堂学习的现状,逐步向A、B等级课堂学习提升。”“创新城乡教育一体化机制,实行公办教师走进乡村,调动乡村教师的积极性。”“推进教师的评价制度,适应课改以后的教育制度。”……与会委员围绕荣昌教育改革发展,同教育部门面对面沟通交流,建言献策,增进了合力推动荣昌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共识。
区委常委、统战部长秦启光要求,对于协商会议的建言成果,相关部门要逐条研究,分类抓好落实,要切实找准面临的矛盾和存在的问题,在抓好教育基础硬件建设的同时,着力在软件上下功夫,以提升教育管理水平为目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升教师队伍质量,优化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荣昌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唐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