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9年09月06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副刊
版面翻页
副刊
03

麻糖叮当响

□ 作者 程颖

“叮叮当,叮叮当……”下班后,穿梭在热闹的菜市场中,几声叮当脆响飘来。我知道,是它来了。

顺着声音寻去,一位老大爷手拿弯曲180度的铁片和小铁锤,站在一棵榕树下时不时地敲打着。他的面前,是一个背篓,背篓上放着平簸箕,平簸箕上除了称,还有一样正是我思恋已久的东西——麻糖。

走到老大爷面前,听见一位孕妇对老大爷说:“之前我听到声音,晓得你来我们小区了,但是好久你都没有来了。今天我在楼上听到声音,赶忙下楼来买了。”孕妇寒暄后,决定购买黄色的麻糖。以前没见过黄色的麻糖,便问大爷黄色的麻糖是用什么做的,大爷回答“包谷”。原来麦芽糖里加一点包谷,就能制造出黄色的麻糖。

孕妇提着一两麻糖告诉我,她买麻糖是为了放进泡菜坛子里,加入麻糖的泡菜可以保持清脆,盐水也不会“生花”。现在的零食多种多样,小孩子大多都不知道麻糖,也不会闹着要买来吃。大人们买麻糖,大概也是为了放进泡菜坛子吧。

卖麻糖的老大爷姓王,住在渝中区两路口,卖麻糖为生已经二十几年了。每天,他都会背着背篓走街串巷,轻轻敲打着凿糖的工具,提醒人们说“我来卖麻糖啰”。我问他,做麻糖要用多长时间,王大爷说:“一般需要八九个小时,现在日子好了,烧天然气很快,以前烧柴的时候,做麻糖需要十几个小时。”

“先把糯米泡涨,等米泡好了,就放到蒸锅上蒸熟。麦芽要用菜刀切碎后用石磨推出浆,把麦芽浆水混入蒸熟的糯米里,搅匀,装瓮,再上热灶保温发酵。火温不能高了,也不能低了,保温六七个小时候就好了。”王大爷说,“发酵得好才能熬出好麻糖来。”

白色的麻糖一两四元钱,我买了五块钱的。一接过麻糖,就忍不住拿出一块放进嘴里。麻糖较硬,含在嘴里不会轻易融化,要用牙齿嚼,但是一咀嚼,反而粘住了牙齿,只得小心翼翼地嚼着,慢慢享受麦芽糖的香味,还有记忆中的味道。

小时候,一听到街上飘来“叮叮当,叮叮当”的声音,妈妈就会问我,“麻糖来了,想不想吃?”疯狂点头后,妈妈从抽屉里拿出两毛钱递给我,我攥着钱急急忙忙跑向“叮当声”的源头。

还没走近,就看到一群孩子已经把卖麻糖的爷爷团团围住。“爷爷,敲五毛钱的麻糖给我”“爷爷,我要两毛钱的”……我们争先恐后,生怕麻糖没有了。

卖麻糖的爷爷放下背篓,我们便安静下来,眼巴巴地望着爷爷的手,等待美味装进口袋。爷爷揭开背篓的纱布,一整块麻糖像一块洁白的玉石,散发出淡淡的香味。他用小锤子从边缘开始敲凿,凿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每一块麻糖都有小小的气泡孔洞。不管是买一两还是称一斤,凿法都一样。麻糖凿成小块后,爷爷熟练地装袋过称。

“叮叮当,卖麻糖……”一块刀片,一把小铁锤,只要把小铁锤往铁片上轻轻一敲,童年的旧时光就如同走马灯一样浮现在眼前,甜滋滋的。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