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9年09月10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是母亲也是英雄

——“江姐遗书”中的情与泪

□ 本报记者 陈钰铃

1949年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殉难烈士江竹筠遗书(资料图片)

 

来到位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二楼的“英雄城市”展区前,江竹筠烈士的遗书静静地躺在展柜里。在这封纵14.5厘米、横13厘米的信纸上,江竹筠娟秀的字体从右到左、从上至下工整地铺展开来,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它将革命儿女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缠绵的家国深情娓娓道来。
     1939年,江竹筠考入中国公学附中,在戴克宇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先后担任中华职校和附近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地下党重庆市新市区区委委员。在此期间,江竹筠利用社会职业作掩护,负责组织学生运动,发展新党员。多年的革命工作经验让她褪去了学生的稚气和天真,成为一名优秀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1943年5月,党组织交给江竹筠一项新任务:给中共重庆市委委员彭咏梧当助手,假扮夫妻,掩护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
这项任务改变了她的人生。在和彭咏梧的接触中,对革命的热情、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让两个人越走越近,1945年在四川大学读书期间,江竹筠和彭咏梧这对志同道合的革命伙伴戏假情真,在组织的批准下,成为一对相互扶持的革命伴侣。从那以后,江竹筠多了一位在革命道路上并肩同行的亲密爱人,也多了一份永远无法割舍的骨肉羁绊。
爱情和亲情组成的温柔牵绊,也不会暂缓一位信念坚定的革命战士前进的脚步。1946年4月江竹筠在成都华西医科大学协合医院生下儿子彭云,当听说学校正在举行第三届学生自治会选举,还在坐月子的她顾不得不能出门的忌讳,进城找到黄芬,叮嘱黄芬做好投票工作。后来,她一边带孩子,一边学习,学校进步社团活动也一如既往地参加,甚至还抱着小彭云去参加过“文学笔会”的活动。
短暂而快乐的大学时光戛然而止,1946年夏,国民党反动派一手策划的全面内战在中原地区一触即发。战火燎原,全国上下笼罩在内战的阴影中。
为了协助彭咏梧做好重庆市委的宣传和学生运动工作,江竹筠听从组织安排,带着才出生3个月的儿子回到了重庆。为占领舆论高地,1947年春,中共重庆市委创办《挺进报》,江竹筠负责校对、整理、传送电讯稿以及邮寄转发投递工作。《挺进报》成为了当时西南地区重要的机关报,既是当地共产党员、爱国人士的指路明灯,更是刺进敌人黑暗心脏的一把尖利匕首,切开国民党反动派虚假的伪装。
江竹筠和彭咏梧夫妇俩的革命工作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仇视,1948年春节前夕,彭咏梧在与敌军交战中英勇牺牲,头颅被砍下挂在城墙上“示众”。半年后,由于叛徒的出卖,江竹筠被捕并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
敌人知道江竹筠是彭咏梧的妻子后,特别重视,企图从她口中打开破坏游击地区党组织的缺口。国民党军统特务用尽酷刑:老虎凳、辣椒水、电刑、带刺的钢鞭、吊索、撬杠……肉体上的折磨摧毁不了她坚强的信念!在这些非人的折磨面前,江竹筠依然坚守革命信仰,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她相信革命必将胜利,正义终会战胜邪恶。
可年幼的儿子始终是江竹筠心中最柔软、最深切的牵挂。据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品部文博副研究馆员张蕾蕾介绍,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江竹筠在狱中用筷子磨成竹签做笔,用棉花灰制成墨水,给自己的亲戚写了一份书信,最后竟成了她的遗书。
跟着张蕾蕾的步伐,我们来到这封家书前,俯身凑近,希望能看清楚信上的字迹。在信中,江竹筠依旧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她写道:“我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自入狱日起(去年6月被捕)我就下了两年坐牢的决心,现在时局变化的情况,年底有出牢的可能。”可想到儿子,她又伤感起来,“话又说回来,我们到底还是虎口里的人,生死未定,万一他作破坏到底的孤注一掷,一个炸弹两三百人的看守所就完了。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听到这里,一位无奈又悲伤的母亲形象浮现在我眼前,身穿囚服的江竹筠趴在地上,拿着竹签一字一句地写下这份嘱托,在她心中也隐隐地害怕无法再见到自己的孩子,不能陪伴他长大。可江竹筠并不只是一位爱子的母亲,她还是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话锋一转,她继续写道,“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在这样的生死关头,她依旧盼望播撒更多的革命种子,在这片饱经磨难但始终昂扬向上的大地上传播红色的希望。
这封家书最终成为江竹筠的绝笔,这位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江姐”的革命烈士永远停留在了29岁这个美丽的年纪。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里,照片中的江竹筠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温柔地凝视着来来往往的参观者,如今的祖国繁荣昌盛,同胞手足上下一心,战争不会再摧毁我们任何一个家庭,和平与发展是我们永远的根基。但江竹筠和千千万万个为国捐躯、为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留下的革命精神永远不会消失,将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展区前,一位即将高三的学子在江竹筠的遗书前久久站立,她转过头和母亲轻声说道,“妈妈,江姐她好伟大!”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