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9年10月18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副刊
版面翻页
副刊
03

上重庆下长寿

□ 作者 周家修

共和国诞生前,从长寿上重庆,走水路,乘坐民生轮,少说也要7小时;走旱路,没有公路,就没有车坐,只能步行,大约150里路,得花一两天。

那时,我大哥上重庆找活儿干,坐的就是民生轮;更多的人是步行上重庆。1950年代,特别是1958年,新中国整治长江航道,炸毁暗礁,疏浚河道,又在著名险滩王家滩筑建长堤,再加上轮船马力加大,乘船上重庆可以少花一个多小时,一般5个半小时;如果遭遇浓雾,船只有推迟起航。所以,人们多选择乘坐中午的轮船。如果是上午开会或者办事,长寿人只有选择前一天出发,在重庆住上一晚。那些年修通了长寿上重庆的公路(这段公路是国道319 的一部分),不过那公路比不上而今的省道,路窄、坡陡,拐弯多,坑坑洼洼,路况差极了。有公路,长寿人可以乘坐客车上重庆;不过,客车一小时跑30公里左右,上重庆最少需要3小时。如果遭遇大雾,或是车祸,半天都到不了重庆。1989年7月29日早上6时半,我乘坐客车赴重庆出席下午3点一个会议的开幕式,在临近石船的地方遭遇因车祸堵车,我赶到会场时,已是下午5点了。从重庆下长寿,走水路,3个多小时;走旱路,与长寿人上重庆的状况差不多。

2000年4月28日,这是改变渝东交通状况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这一天,重庆直辖后建成的第一段高速公路(渝长高速路)通车,长寿人民无不欢欣鼓舞。通车主会场设在长寿桃花街。那一天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自1950年代末长寿划归重庆市辖以来,长寿第一次与重庆主城有如此快捷的往来通道,极大地缩短了渝长的时间距离。上重庆下长寿乘坐客车一般只需要70多分钟,可以说减少了两个小时。至此,我往返渝长两地,就没有乘坐过轮船。从此,上重庆开会或办事,可以乘坐当天早上的班车,再乘坐下午或晚班车回长寿。记不清在渝长高速路走了多少次,感觉已经很方便,很现代化。

让人感到更方便更快捷的是国家“四纵四横”之沪汉渝蓉铁路渝利段,于2013年12月28日正式通车,开通了往返渝长的动车,时速最高达200公里,上重庆单程仅仅26分钟。动车使这世界又一次发生极大改变,长寿人上重庆,重庆人下长寿,变成寻常小事。不说早出晚归,就是早出上午归,都是轻而易举的事。至此,长寿人远赴东边的南京、杭州、上海等地,南边的福州、深圳、广东等地,都可以朝行夕至。上重庆下长寿,共和国诞生前要大半天或者一两天才能完成的旅行,现今不到半个钟头就搞定。而今人们对快捷、方便的交通观念日新月异,怎么夸张地去想象,都不会太过分。

又有好消息让长寿人兴奋。2016年12月28日渝万城际铁路通车。而今,郑渝高铁仅剩郑州至万州段在快速建设,当这段铁路建成投用之日,即2021年某月某日,长寿人上北京应该不超过7小时。那时,长寿人如果到京城办事,时间抓紧一点,乘坐高铁,当天可以往返。记得我第一次从重庆出发赴京,坐火车足足32小时,多麻烦,多无聊,多累啊。到郑渝高铁通车之时,正如渝万城际铁路开建时宣传的那样,长寿人上重庆只需要13分钟。

共和国诞生前贫穷落后的交通,到了共和国时代,几乎是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从先进到领先世界,特别是我国的高铁投资、技术、里程、网络、速度、运量等,都独占世界鳌头。上重庆下长寿走旱路,时间变化太大了:70年前一两天,共和国开头40年3小时,共和国60年时70分钟,共和国64年时半小时,我相信,以后,这个时间还会缩短。其实,不仅仅是交通,在我国各个行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何尝不是如此?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善和变化,何尝不是如此?中国人的人文水平和精神面貌的正向改变,何尝不是如此?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