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善意
云在流动,水在流动,风扑面而来,善意在山谷生成最动听的回响,沿着一条条路蔓延开来。
这次的行程,没有充足的准备,目的地是出发当天做出的决定,直到看见一座座雪山,一片片云朵映射下的光影,我知道,旅程开始了。
窗外,如此广阔。一路向前,饱览戈壁、草原、沙漠、风车阵、鸟巢村、高山湖的美景,穿越雪山顶、盘山公路、成群牛羊和星星点点的民居,直直的公路一眼可以望到天际。阳光忽隐忽现,像追光灯一样,在不同的建筑上巡视,又好像在挑选幸运儿似的,谁会被突然出现的阳光青睐,得到今天的第一份温暖?
我想,是我。
温暖我的,是路途上一条条关切问候的短信,它们总会在上午十点准时到来,从未缺席。这些短信的发送者,是几天前在火车上萍水相逢的陈爷爷。
阳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树叶洒进车窗,落在一位年迈的老人身上。他的手轻敲小桌板,打着节拍,手边放置着一个年代感十足的黑色手提包,露出一点红色的内衬,旁边还有一个银色保温杯,安静地立着。他,就是陈爷爷。
陈爷爷把手机举得直直的,仿若一条边界线,屏幕前后划分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手机正面是他,正盯着屏幕上滚动的歌词;手机背面是他的老伴儿,捧着一本深红色布艺封面的佛经读物,专注地念着,读完双手合十拜一拜,小心翼翼地把它装进红色塑料袋。
他们牢牢抓住了我的视线。他的老伴儿似乎读懂了我眼神里的渴望,先一步打破了沉默,热情地述说着这趟旅行的目的地,以及那里等着他们的家人。
家人带给他们的幸福溢于言表,他的老伴儿讲述每个家庭故事的结尾都会加上一句:托菩萨的福。我发现,原来平日里理所当然的家庭和乐,也包含感恩和敬畏之心啊。
逐渐熟悉后,他的老伴儿开始给我看面相:“姑娘这个鼻子和脸型,以后会找个很好的另一半,有福得很。”我半信半疑,但心里掠过一阵欣喜。
不知不觉,晚上十点半了,列车就要到站。陈爷爷说:“快收拾东西下车,姑娘,看看你东西拿完没有,你的相机呢?”“都拿好了。”我和陈爷爷也就此告别了。
意料之外的是,在旅途的每一站我都会收到陈爷爷关切问侯的短信。这些短信陪伴我穿行了两千余公里。
没想到,短暂的相逢,可以带来如此温暖的回馈。在漫长的旅途中,还有一些人,一些场景,让我难以忘记。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饥肠辘辘时,一个阿姨眼含笑意,邀请我们吃她做的饭菜,他乡饭菜上的“热乎气”萦绕脸庞的感觉,至今记忆深刻。疲惫困乏时,一个留着慵懒的络腮胡的小伙,在看英语演讲,突然抬头给我们一个灿烂的笑容,让我整个人都放松下来。寒风凛冽时,一个包着头巾的维族妈妈紧紧抱着自己的小孩,因为风很大,小姨把自己的外套给小孩挡风,这种温暖让人感同身受。
每一个温暖行为的背后,都是一颗饱含善意的心。
这一路让我感受到,善意是流动的,由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带给我们无尽的美好感受。那些温暖的启迪,让我积蓄更多的力量去穿越生活的荆棘。
人暂时摆脱乏味的日常,像是走入另一个时空,给寻找自我一个缓慢悠长的出口。我们领受大自然的馈赠,不停地被美景治愈,不停地被萍水相逢的人感动,收获善意,又将美与善意传递下去,然后向一条条路蔓延,永远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