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0年05月0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春秋 “三巴重镇”石刻重见天日 陈然在新庙 闲话“荔枝贡” 石柱土司舍人马汤轶事 古人抗旱用“代田”

版面翻页
春秋
03
“三巴重镇”石刻重见天日
□ 作者 何莉 文/图

“我们从较场口重庆日报原大楼背后翻崖下去,几乎无路可走,非常危险,好不容易才走到岩壁下,终于见到了这块传说中的‘三巴重镇’石刻。真是太值得了!”

前不久,笔者接到老朋友、文博专家胡昌健发来的微信和图片,得知这块镌刻于悬崖峭壁上、被藤蔓泥土遮蔽数百年的重庆古代重要石刻重现天日。

湖南被称为“三湘”,山西被称为“三晋”,其实重庆古代也有“三巴”之称。2019年12月底,渝中区文物管理所在对区级文物“鸟游於云”石刻进行清理时,意外发现了史料里出现过的“三巴重镇”石刻。

“三巴重镇”石刻位于连接渝中半岛上下半城的凯旋路、较场口大元广场与复旦中学附属幼儿园之间的岩壁上。四个字径约一米的“三巴重镇”楷书阴刻大字镌刻在一块巨大的天然石壁右下角,其字迹苍劲有力、雄浑厚重,无款识和年代,与先前发现的“鸟游於云”石刻相距不到十米。

据史料记载,此地曾有“三巴重镇”“鸟游於云”“飞将军”三处明清石刻。但在1986年第二次全国文物调查时,却只发现“鸟游於云”一处,其余两处不见踪影。当时的调查表还特地备注:原有“飞将军”石刻一处,因1985年新建楼房被毁。而“三巴重镇”只有文献资料记载,一直没有找到实物。

“我们这次对‘鸟游於云’石刻进行清理时,有意识地扩大了范围。崖壁一带常年荒芜,长满了杂草和青苔,加上位置险峻,给清理工作带来不少难度。但当意外发现‘三巴重镇’石刻时,大家都很兴奋,第一时间请来了三峡博物馆的专家一起到现场调研。”渝中区文物管理所徐所长介绍。

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重庆三峡博物馆原研究员胡昌健现场考证后表示,“三巴重镇”石刻没有落款,“鸟游於云”的落款因年代久远也模糊不清,但可以肯定这两块石刻都是明清石刻,从风化程度看,“鸟游於云”早于“三巴重镇”,题写应该出自不同人之手,且时间相距不会太远。

胡昌健介绍,“鸟游於云”出自《孔子家语》“鱼游於水,鸟游於云”,是描写天空中鸟儿飞翔的景色。当时崖壁所在位置应为这一带的至高点,文人们站在岩壁之上,面对滚滚东流的长江和江对面南山风景,望着天上飞翔的鸟儿,自然心情舒畅,诗兴盎然,“鸟游於云”石刻由此而来。

胡昌健认为,“三巴重镇”石刻与军事有关。在其所著《“三巴”分置年代及相关问题考辩》一文中,清楚地表明,历史上曾数次“分巴”。这几次“分巴”过程中,江州(今重庆)都是巴郡的治所所在地。胡昌健人为,石刻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重庆在“三巴”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军事地位。同时,从石刻所在位置推断,石刻下方历来为重庆守备兵署所在地,附近有沿用至今的较场口、守备街、左营街等与军事相关的地名,结合消失的“飞将军”石刻,既体现了当时题刻人对驻地军事主官的一种尊敬和颂扬,也对重庆作为三郡之首“国之西门”有着特殊的意义。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