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0年05月0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春秋 “三巴重镇”石刻重见天日 陈然在新庙 闲话“荔枝贡” 石柱土司舍人马汤轶事 古人抗旱用“代田”

版面翻页
春秋
03
古人抗旱用“代田”
□ 作者 赵柒斤

古代中国,旱灾频繁,且发生周期呈逐渐缩短趋势。史载,从公元前206年西汉建立到1936年的2142年中,我国共发生旱灾1035次,平均每两年就发生一次。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时任平江主簿的江西人王梦雷,亲眼目睹湖南大旱,写下《勘灾诗》:“散吏驰驱踏旱邱,沙尘泥土掩双眸。山中树木减颜色,涧畔泉源绝细流。处处桑麻增太息,家家老幼哭无收。下官虽有忧民泪,一担难肩万姓忧。”此诗为今人留下当时旱灾后老百姓凄惨的“真实影像”。更重要的是,由旱灾始,往往形成一个范围广、时间长、危害大的灾害链。旱灾引发的社会动荡,轻则流寇盗匪四起,重则发生武装暴动甚至大规模起义,危及王朝存亡。故而,历朝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水旱灾害。正所谓“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水、旱、风雾雹霜、疫、虫)。

在与干旱的长期斗争中,古人研发并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诸如灾前预防、赈济救灾、移民搬迁、保护生态、兴修水利、改良品种等。其中,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总结西北地区的抗旱经验所推广的“代田法”名垂青史。《汉书·食货志上》曰:“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意思说,战争和旱灾同时发生,天下就会相当穷困,有勇力的人便聚众闹事,疲惫的男子、衰弱的老人交换孩子而咬他们的骨头。于是,汉武帝晚年对征伐之事感到后悔,就封丞相为富民侯,下令“方今之务,在于力农”,并任命农学家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亩三甽,岁代处,故名代田,古法也”。

所谓“代田法”,即在面积为一亩的长条形土地上,开三条宽、深度为一尺的沟(畎)。沟的位置每年轮换,因此称“代田”。播种方法为:“播种于甽中,苗生叶以上,稍耨陇草,因隤其土以附苗根……每耨辄附根,比盛暑,陇尽而根深,能风与旱。”即将种子播种于沟中,等到苗发芽长叶后,在中耕除草的同时,将沟两边的垄土耙下来,埋在作物的根部,这样便能起到防风抗倒伏和抗旱的作用。

《汉书·食货志》称“代田法”为“古法”,源于“后稷”。所谓“后稷”,不是指被尊为农神的周先祖弃,而是指以“后稷”命名的农书,与《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所引《后稷》农书为一码事。《吕氏春秋·任地》等阐述的以畎亩制为中心的农业技术,《任地》曾以“上田弃亩,下田弃圳”来概括。“代田”就由畎亩法发展而来,基本结构也是垄和沟组成。

赵过总结推广这种农业新技术和新农具时,亲自指导在宫壖地进行试验,取得了增产效果,便组织培训三辅地区地方官(令长)、农村基层首领(村长)和种田能手(三老、力田、里父老善田者)学习新农法和新农器知识,培养骨干,同时制作和供应新农器;然后再从三辅地区逐步向河东、弘农和西北边郡等地推广,此“抗旱法”对汉武帝晚年社会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代田法虽未能经久普遍施行,但它所包含的先进技术,一直影响着后世农耕文明,推动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尤其与“代田法”相辅而行的耦犁、耧车等新农具推广运用,助推了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故而,我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点赞:“赵过始为牛耕,实胜来耜之利。”

在农业机器化、信息化相当普及的今天,人们依旧没忘赵过推广“代田法”抗旱,正是百姓对于好官的爱戴、不舍。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