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0年06月04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春秋 雕花古床:巴蜀百姓的美好愿景 江津“五福” 被“黑”惨的“庞太师” 明朝文学家杨慎留诗合州 曹立庵为毛泽东治印

版面翻页
春秋
03
江津“五福”
□ 作者 庞国翔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们有着许多对于事物的美好祝愿和寓愿,其中“五福”一词则是这些祝愿和寓愿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五福”原出于《书经》和《尚书·洪范》,是古代汉族民间关于幸福观的五条标准。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多么美好的寓意!江津历史上五福镇、五福乡(场)、五福街的名儿,就带有这样的寓意。五福镇在津西,五福乡在津东,五福街在城区,其存在于不同时期,都有一些有趣的故事。

先说五福镇。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江津县分为十二都,五都就是五福镇,驻地在朱家沱(朱沱)。清宣统二年(1910年),江津县划分为十二个镇乡。其排名按一至十二的顺序,分为一德、二守、三才、四序、五福、六合、七星……这十二个镇名,从一到十二,排列起来都是很美好的名儿,寓意也美。五福镇公所设在朱家沱,管辖朱沱、四明、万福、转龙等乡场。五福镇这行政建制,一直到1935年才废,后来曾多次改名。新中国成立后,曾设朱沱区公所等。1979年由江津县划归永川县。

再说五福乡。

五福乡位于江津县东部綦河右岸,1942年设立。因周围有五条小溪河水岔,故名五福乡,以乡建场,设有五福场,表达五福临门的美好寓意。1980年,五福乡改名为“五岔乡”,回归了“五条水岔溪河”地理上的本意。再后来建制调整,五岔乡划归夏坝镇,缩建为五福村,五岔场相应改为了五福场。级别虽缩小,但恢复了人们对“五福临门”的美好寄寓。

最有趣的是五福街。

五福街位于江津城区主街大同路上。江津市民可谓妇孺皆知,即使路牌已没有了。五福街起于老公安局大门,止于新华书店门前,全长只有150米左右,宽7.5米。其实,早前的五福街不叫这名儿,它曾叫过多个名儿。这条街古代叫衙门口街,东西走向,因东街口在县衙口,故名。街西口与板桥街连接。衙门口街西段南面即现在的新华书店背后,是江津县城内最低处,有小溪流过注入长江,此处地势低洼,排水困难,经常积水,溪边曾建有小桥。早前此处建有五步石梯坎,所以,曾有人叫此处为五步阶。后来,石梯坎拆除,有人就干脆进行雅化,将很小的五步阶扩大化,叫成五福街,“阶”与“街”、“步”与“福”谐音。解放初期,五福街西街口曾叫胜利路,不久又回归为五福街。后来,五福街曾设有五福街居委会,建有五福街幼儿园、商场等,同时街面进行了硬化。这里成为江津城最繁华和热闹的街段之一。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