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0年06月1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春秋 红军大战杨柳关 大溪沟发电厂专家招待所旧址 太虚法师在北碚创建汉藏教理院 流逝的繁华——宁厂往事 南岸:启动《弹子石老街的故事》编撰工作

版面翻页
春秋
03
流逝的繁华——宁厂往事
□ 作者 徐进/文 吕文彬/图

高于古栈道原址位置仿建的栈道,其下方方孔为古栈道栈孔

盐泉

盐灶

谁驱白鹿引咸泉,古穴深开一线穿。

岩脚石龙云喷雨,山头文豹雾藏烟。

千竿匀溜竹成涧,万灶勤烧水作田。

此地灵踪原有伴,状元洞里访神仙。

宁厂镇是巫溪县生产泉盐的古镇,古称大宁厂。宁厂镇坐落于大宁河支流后溪河口的南北两岸,街道沿岸分布,如今虽房舍店铺密布,但大多已是残垣断壁,荒废多时。在这全长约为1.5公里的“半边街”上徘徊,还能见到过去庙宇楼台、古老盐泉、旧式盐厂、废弃码头等遗迹,却有一片秋风萧瑟之感落入心头。谁又能想到这里曾经有过众多茶馆戏楼、百业帮会、赌场客栈,繁华程度远超县城呢?

宁厂曾经的兴盛,离不开盐泉的开发和生产。《舆地纪胜》记载:“宝山咸泉,其地初属袁氏。一日出猎,见白鹿往来于上下,猎者逐之,鹿入洞不复见,因酌泉知味,意白鹿者,山灵发祥以示人也。”白鹿引泉的传说,是宁厂制盐的开始。至少在汉代,先民们就在这里开采卤水,并逐渐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因盐而生的山区市镇。从唐代开始,朝廷在这里设置盐官,管控盐务。《唐书·刘晏本传》:“夔州有大昌县,县有盐官,刘晏为盐铁使,以嘉兴及大昌等为十监。”宋朝也于此设立大宁监,《太平寰宇记》云:“在县西南山岭峭壁中,有盐泉,置镬煮盐。开宝六年置监,以收课利。”元明时期,宁厂盐业发达。宁厂不仅成为地区性经济中心,更为朝廷提供了大量税收。直到清朝,宁厂的盐业发展到了顶峰。据《四川盐法志》记载,康熙四年至乾隆三十七年,宁厂的盐灶多达336座,共计煎锅1008口,可提供税银达2257两之多。

现在的盐泉出自高出路面约五六米的岩洞之中。新中国成立之后,盐厂的工人对泉水洞口进行了扩建,泉水色白气温,流量充沛,奔流不绝。泉水的浓度随着季节有所变化,以至于过去每遇春夏雨多,灶即停煎,水放入河流,等到秋冬季节,卤盐至二三分,才兴灶煎制。泉水出洞以后,落入洞下三角池中。清时,池中雕有石龙,泉水从龙嘴喷出,流到下池,所以当时又称此三角池为“龙池”。

下池比龙池要大,是旧时用来分盐水的地方。池前用铁铸横板一道,上穿68眼,再用竹笕由眼将盐水接出,分到各家盐户灶中。分盐水的具体操作大致如下:这些用来导引盐水的竹笕是由斑竹连辍组成,竹筒之下,有四足竹架支撑,长度可达数十丈,甚至二三百丈,可从后溪河北接到南岸。《舆地纪胜》里记载,绞篊用来引泉踏溪,每一竹笕用一篊。竹笕绞篊在每年十月初一的时候要以新换旧。这一天,往往当地官员要亲临现场,宁厂的乡民们纷纷载歌载舞庆祝,这一天又称为当地的“绞篊节”,所谓“宝源天富国,咸脉海分潮”是也!

宁厂附近一带,从前老林密布,盐工们伐取燃料十分方便。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宁厂的人口越来越多,刀斧伐木就没有停下来过,老山慢慢变为童山,不能再大规模提供柴料。于是,盐工们改为煤炭烧盐,成本虽然低一点,但是这样产出的盐色味稍减。在晚清,炭灶占了约70%的比例,只有不到30%的盐户还在坚持柴灶。因为炭灶产出的盐价格低一点,在三峡各口岸水路配运的几乎都是炭盐,而这些成本稍高的柴盐只能由山中私贩行销于巫溪本地以及陕西、湖北等地区。

如今的盐泉虽然因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盐厂停工而弃用,任由泉水排入后溪河中,但是当年宁厂生产“黄昏失候白昼晦,天地失色神鬼惊”的盛况依旧停留在后人的记忆里。

除盐泉外,宁厂古镇还遗留着龙君庙碑、输盐栈孔、盐池、引水石槽、古码头、盐仓、石桥、索桥、输水桥、老屋、古堤等遗迹。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大宁河栈道。大宁河古栈道南段始于大宁河龙门峡,经巫山沿着大宁河右岸到后溪河口,总长约80公里。其间河壁光突之处,都可见形制、间距大体相同的栈孔分布,暗示着这里曾经存在着一条由宁厂进出大宁河的主干道。

虽有悬崖峭壁阻断陆路交通,但是并不妨碍水道成为宁厂出入大宁河的主要路径。从后溪河口至巫溪县城,再到大昌和巫山,顺流而下,行船便捷,不出两日即可抵达巫山。但是逆流而上,水势汹涌,则需要人力拉纤。大宁河古栈道就是沿着这条水道分布,且如今分布的栈孔离河面仅有一两米距离,说明古栈道是沿着河岸延伸的。因此,大宁古栈道极有可能是一条纤道。也有学者注意到大宁河古栈道的栈孔分为上下两层,通过形制特点对比,认为两者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并创新性提出下层的古栈道建设具有国家性质,有可能是秦汉时期开通的南夷道。

除了大宁河古栈道,大宁河陆路在古代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道。这条通道从巫溪县城沿着大宁河往北,至两河口,沿东溪河谷前进,到猫子峡继续往北,出大宁河流域进入陕西,全长约75公里,是川陕之间的一条重要古道,甚至如今的公路也沿着这条古道铺设。这条古道,沿途经过的最为重要的地方就是宁厂。

以宁厂为中心的陆路、水路交通网渐渐清晰,即以大宁河古道和大宁河古栈道为主动脉,其他支线为辅。一条道路的功能往往不是单一的,尤其因为宁厂这样规模的制盐中心存在,这个道路网络毫无疑问曾承担起宁厂盐业运输的重任。光绪版《大宁县志》记载:“大宁监一井,一百九十五万余斤,以给本路监。则官掌井,则土民斡鬻如故。输课听往旁境贩卖,唯不得出川陕。”但是,实际情况很有可能并非如此。在盐商云集的时代,为避开官税,私贩食盐,获取更大的利益,开辟出一条条贩私的支线道路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