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0年07月0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副刊 乡村花事 民主湖畔我的家(四) 思念的路 归家 雨后看山 一首诗正在赶来的路上(外一首)

版面翻页
副刊
03
乡村花事
□ 作者 文猛

王加喜 摄

写在乡村大地之上天空之下的乡村文章,乡村花事占据着绝对大的版面。

很长很长的时光格上,乡村的眼光总是深情地投向庄稼花,几乎没有去望过那些庄稼花之外的乡村花事。

在乡村舞台上,最先登场的是油菜花,它是庄稼花中的名门望族,开得最恣意、最热烈。或成块成片,汇聚成气势宏大的黄金方阵,海海漫漫,绵延不绝。除了伟大、壮观这些灿烂的词,面对那片金黄,我们唯一能表达的只有“啊”字,就连这个“啊”也会被浩大的金黄堵在喉咙。或一方田一块地,插叙在麦田之中,为麦浪翻滚镶上一道道春天的金边。

紧随油菜花的是胡豆花和豌豆花。这是庄稼花中的孪生姊妹,开得温婉雅致,楚楚动人,粉白、浅红、淡紫,算是庄稼花中的小资,每一朵看上去都像对着镜子有过精心的描画。

小麦和水稻是庄稼花中的主角,尽管它们不是一个时段出场,但是它们的花事很是相同,静静地开,静静地谢,你不凑近每一株禾苗,是看不见麦花和稻花的,连乡村同样微小的蜂啊、蝶啊,都懒得去亲近这些细碎的花。只有乡村的农人,在小麦和水稻扬花的时节,心神不宁地望着天空田野,担忧突然的风雨吹落渺小的麦花稻花,吹落谋划了一年的收成。诗人说:“稻花香里说丰年。”对麦花香、稻花香,我们也只能说:真正能够看懂它们的,只有乡村的农人,他们才能听懂庄稼花开的声音。

庄稼花的另一个主角是玉米花。玉米花跟着小麦花的脚步,开在玉米树的顶端,所以,乡村把玉米开花叫“出天花”“出顶花”。

走进乡村视野的还有雪白的芝麻花、紫红的豆花、金黄的南瓜花、淡黄的西红柿花、映日别样红的荷花、灿烂的向日葵花。芝麻包过年的汤圆,大豆做豆腐,南瓜莲藕也当粮。向日葵尽管只是饭前饭后的闲嗑,但是迎着太阳开放,满满的金黄,满满的喜庆,满满的光芒。

事实上,乡村大地上还开满了比庄稼花更多的花,所有的花都在寻找自己花开的季节——桃花、李花、杏花、桐子花、槐花、杜鹃花、兰花、鸡冠花、蒲公英花、水仙花、百合花、牡丹花、菊花、腊梅花、红火棘……你花开罢我登场,开满乡村所有的季节、所有的山野。没有人去张罗它们的长势,没有人去关注它们的收成。

所以,乡村看花,那是很实用主义的,那是乡村的一日三餐,那是身上的温饱,在乡村的视野,大地上只有一种植物,它们的名字叫庄稼,庄稼之上是生活和生存。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村庄来了一个城里女知青。早出工晚收工的时候,乡亲们发现那些长在山林中、田埂上、地角边、小溪旁的杜鹃花、牡丹花、兰花、水仙花、百合花,一束束长在女知青的怀抱,长在女知青的窗台上、大门旁、小院中。当那些野花集束式地走进乡亲们的视野,大家发现这些野花香气四溢,直香得人心里亮堂堂的。从那以后,在山林、在山坡、在溪边,乡亲们开始有了一双看花的眼睛,有了一双采花的手,捧回村里,放在女知青的小院中……

后来,女知青回城啦,离开村庄那天,乡亲们送来鸡蛋、腊肉、香肠、汤圆,恨不得把每家最好的东西都让女知青带走。女知青哭着谢绝所有的礼物,捧走一盆杜鹃花——在我们乡村,那花叫映山红!

尔后,乡村的花事回到庄稼花的时光。

2015年,女知青又回到我们村庄,带着一张很大的图纸,图纸上不仅有我们的村庄,还有周围七八个村庄。女知青带着乡亲们在山坡上种李花,在水田里种荷花,在河谷种槐花,在山林种映山红和红火棘。曾经长满庄稼的乡村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种花、酿蜜、摘果,农事变成花事。三月李花节,五月槐花节、杜鹃节,六月荷花节……呼唤着城里的人们。乡村有了比庄稼花更饱满的收成,乡村有了庄稼花之外更幸福的花事——

“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爱情的歌儿随风飘荡,我们的心儿飞向远方……”

花开乡村,乡村如歌。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