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1年09月0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要闻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 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党建引领“强起来”  履职实践“动起来” 加快开行“铁路公交”  便利百姓低碳出行 美丽乡村带来美好期待 加快口腔医学一流学科建设 新学季   新开始

版面翻页
要闻
01
美丽乡村带来美好期待
□ 本报记者 陈钰铃 通讯员 殷艳妮

走进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蓝天白云下农家屋舍干净整洁,便民道路宽敞平缓,黄金香柳、金银花、猕猴桃等经济作物长势喜人,一旁的稻田里村民驾驶着机器收获一年的劳作,而不远处的山头,田地宜机化改造也正忙得热火朝天……说起村里这些年来的发展变化,王广清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难掩心中激动。

“还记得我离开家到重庆主城打拼是1987年,那时候,村里都靠种庄稼为生,基础条件很差,连条好路都没有。”为谋得一个好的发展,当时年仅17岁的王广清跟着大哥来到了重庆主城,挖地基、做工程,又累又苦,一天也只能挣五六块钱。虽然条件艰苦,但村里有不少人都选择跟着王广清兄弟出来做。“当时村里条件太差,没办法,为了生活只能背井离乡。”

时间来到2009年的春节,在外打拼多年、小有积蓄的王广清回到老家过年,眼见因村里的年轻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曾经肥沃的田地早已荒芜、杂草丛生,而当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的老路仍然阻碍着村民们的出行。王广清心中渐渐萌生出“要为家乡做点事情”的想法。2010年,在村镇的支持下,王广清成为北碚区第一个流转土地、发展产业的人。他成功流转100多亩荒地,成立重庆珑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金银花、菊花、果树等经济作物,并在农忙时以每天30元至40元不等的价格聘请村里的留守老人看护、采摘。在支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帮扶下,不久后,王广清申请到3万元的返乡创业资金,又成立了重庆广清中药材公司,进一步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

但此时东升村的发展之路还面临着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发展规划不清晰等问题,像王广清这样选择返乡创业、支持家乡发展的村民还是少数。如何盘活村里荒废的土地资源,让东升村“步步高升”?这不仅成为当地干部关注的焦点,也成为王广清暗自思考的问题。

东升村一场“翻天覆地”的改变,随着美丽乡村建设 “降临”了。2018年,东升村入选北碚区首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之一。在北碚区委区政府支持下,柳荫镇大力推进东升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起“四好”农村路85.36公里、入户便道53.67公里,还用活村里独特的空中水渠景观,邀请四川美术学院专家学者参与村容村貌改造提升,结合村里发展的500多亩黄金香柳基地、400亩猕猴桃基地、500亩稻田等特色产业,打造出“闻柳观渠”“田园童话”两条精品农旅路线,其中一条由荧光石铺成、长约185米的“星光大道”更是成为如今不少游客打卡的网红景点。

基础设施的完善为王广清中药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带来了新机遇。而随着村里的景色越来越美、前来休闲观光的人越来越多,王广清和几户村民还顺势发展起民宿,吃上了旅游饭。“年初到村里赏花游玩的人很多,我的两栋民宿共接待了近2000人,还卖出了不少土鸡土鸭等农产品。”近年来,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王广清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东升村第一个乡贤,他又积极投身到村里后续发展建设中。

今年初,东升村开始推进田地宜机化改造,王广清和村干部一起通过召开院坝会、党员宣讲会等方式宣讲政策,让更多村民进一步了解宜机化改造的好处。“村里这些年的发展大家也都看在眼里,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村民们对宜机化改造都很支持。现在村里已经有几百亩土地改造完成,种上了桃树。”

走上山头,王广清又憧憬起美好的未来:“这一片我刚种下几十亩向日葵,等到国庆节就能赏花了,到时候村里又会迎来大批游客……”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