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2年01月1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奋斗答卷 2022重庆两会特刊 涪陵区科技局:奋力书写科技创新答卷 “大师傅”有大味道更有大情怀

版面翻页
奋斗答卷 2022重庆两会特刊
29
涪陵区科技局:奋力书写科技创新答卷

在涪陵页岩气田白马区块焦页107钻井平台,依托自动化钻井设备与智能操作系统,“机器人钻工”独立完成选管、上扣、打钻、卸扣等一系列工序,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保障了施工安全。

太极集团智能生产线上,托盘沿着轨道把瓶装药剂送入玻璃罩内,22个高清相机立即进行360度拍照,药品是否有杂质、是否符合标准,在机器里“走”一遭就能一清二楚。

……

在涪陵大地上,科技创新的脉动处处可见。“十三五”期间,涪陵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有力支撑和引领了该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十四五”是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涪陵区将如何围绕科技创新使巧劲开新局?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近日,随着火车汽笛鸣响,一批产自涪陵白涛工业园区的己二酸产品,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运往广西北部湾,将换装海轮分别运往意大利、荷兰等国家。这批出口的新材料产品,来自该工业园区的重庆华峰新材料公司。

己二酸可用于鞋底、机械零件、杀虫剂等产品的生产。过去,国内的己二酸需求依靠大量进口。经过十年创新磨砺,现在重庆华峰新材料公司已成为世界最大己二酸生产基地,出产量占到全球使用量的1/4。

如何做到产量规模全球领先?重庆华峰新材料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通过在生产缓解注入“智能因子”,每年逐项推动生产线数字化及智能化升级,包括用全自动连续聚合装备取代手工添加辅料的间歇聚合装备、用自主研发的自动化贴纸管机器取代手工贴纸管操作、用全自动装箱设备取代人工打包操作等。同时,该公司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加强生产技术创新,近两年通过自主研发,攻克了己二腈生产“卡脖子”技术难题,建成首套5万吨苯法工艺生产己二腈装置,该技术成果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荣获中国石化联合会2021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一花独放不是春。过去五年,涪陵区科创主体不断壮大——高新企业净增93家,达到122家,培育出以太极集团、涪陵页岩气、华峰氨纶等为代表的现代中药、页岩气和新材料等3个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新培育重庆市科技型企业1121家,国家(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达16家。引进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21530人,其中新引进培育博士近400人,初步形成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成群、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创新主体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平台的提质。涪陵高新区获批重庆市级高新区,国家高新区进入科技部考察名单,此后还获批国家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创业特色载体,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同时,涪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科技部验收;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火炬重庆涪陵现代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

“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121个,各类创新创业载体28个,新三板以上挂牌企业10家,科技服务机构61家。”这一组亮眼数据,离不开涪陵区委、区政府和区科技局的精心培育。用心打造之下,该区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获市级科技奖励24项,涪陵页岩气田水平井组优快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优质抗病丰产杂交水稻陵优2号选育与应用、环已烷合成已二酸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涪芯一号”等一批自主创新成果领先国内国际;累计登记技术交易合同90项,技术交易额3.2亿元;高新产品269个,高新技术企业产业产值66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区建立了2000万元创业种子投资基金和规模1亿元的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基金,争取了3亿元央行支小再贷款资金落户涪陵,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打造科技创新“升级版”

当前,重庆正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刚刚闭幕的涪陵区第六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三高地三示范区”发展目标,要举全区之力推动涪陵高新区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狠抓“科创+”“绿色+”,深入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科技创新,加快构建“1+2+8+N”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体系,营造创新生态,集聚科创资源,推动涪陵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地”。

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方面,高能级建设涪陵国家高新区,推动涪陵科创CBD、长江软件园和长江生命科技城等重点科创平台建设,打造“生命健康产业高地、绿色智慧科创新区”。高起点建设慧谷湖科创小镇,力争成为成渝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的核心引擎。高水平建设白涛新材料科技城,推动发展高端合成材料产业,打造“国际尼龙城”、“锂电池材料基地”,打造千亿级材料产业集群。

同时,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未来榨菜、页岩气、现代中医药产业科创基地,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绿色新材料产业、智能建造产业科创基地,建设在成渝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生命科技、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科创基地,成为“科创+产业”的主阵地,并培育符合市场规律、贯通创新链、衔接产业链的N个业内有特色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型研发机构。

在成果转化与科技赋能方面,在畅通路径、健全孵化育成体系、强化服务上着手促进成果转移转化。同时强化乡村振兴科技支撑、社会民生科技支撑、双碳目标科技支撑,让科技创新更加普惠民生;数字赋能产业、数字赋能治理、数字赋能生活,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注入更强劲的数字动能。

在创新活力与创新生态方面,着力深化科技创新改革,构建创新主体矩阵,提升开放创新水平,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具体来说,深化科研计划管理、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评价、科技投入保障等改革,打造企业创新雁阵梯队,打造科创人才“蓄水池”,形成科技企业集群,培育创新人才队伍;主动对接沿海创新合作体系,全面融入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积极拓展国际创新合作新路,升级打造校地深度合作共同体,厚植创新文化土壤、提升公民科学素养。

奋力实现“六个突破”

打造科技创新“升级版”,要有清晰的“施工图”。为此,涪陵区科技局围绕目标进行任务分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数据说话。具体来说,涪陵将努力实现“六个突破”:

一是科创投入实现突破,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2%以上,强度达到2.7%;

二是科创产业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

三是科创平台实现突破,成功升级国家高新区,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5个;

四是科创企业实现突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科技型企业达到2000家;

五是科创人才实现突破,新引育博士100名以上、科创团队100个以上,引育硕士1000名以上、创新人才1000名以上;

六是创新生态实现突破,科技服务机构达到80家,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5个,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20亿元,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5%。

“为实现这些细化目标,我们将坚持‘科创+’‘绿色+’发展路子,加快构建‘1+2+8+N’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体系,围绕创新发展、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做实做细,进一步突显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助推我市高质量发展。”涪陵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2021年6月22日,涪陵区2021年科创项目集中签约,38个项目协议引资约251亿元、年产值约410亿元。按照协议,其中14个科创型企业将为涪陵引入超过30个科创团队。涪陵区打造科技创新“升级版”已然成功“起跳”。

(李霞/文 涪陵区科技局供图)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